黃耆可望治中風 進入臨床試驗
【聯合報╱記者施靜茹/台北報導】
黃耆可望治中風,中國醫藥大學昨天與懷特生技新藥公司簽約結盟,研發以黃耆做為治療中風的新藥物,已獲衛生署核准可進入臨床人體試驗。對於缺血性腦中風,一般治療方式是在發生後黃金3小時內打血栓溶劑,但台灣約只有2%患者,來得及接受這類治療,部分患者可能因此增加腦出血風險。
古籍記載黃耆,可補益元氣、袪瘀通絡,國內自行研發的新藥「懷特血寶注射劑」,3個月前取得衛生署核發植物新藥藥證,可進入人體臨床試驗,將與全台醫學中心與腦中風中心合作,預計收取300名患者進行觀察分析。
該藥主分成為抽取、分離及部分純化黃耆,成為注射針劑。研發團隊主要為中國醫大暨醫療體系執行長許重義的腦中風中心,及中國醫大附醫劉崇祥、陳春忠、李漢忠等醫師,懷特生技董事長李成家昨天與中國醫大暨醫療體系董事長蔡長海簽約。
中醫師公會全聯會常務理事陳旺全說,中醫強調「不通則病、通則不病」,強調體內運行的重要,黃耆用藥廣泛,常用在促進血液循環、補氣。
陳旺全說,一般當患者發生小中風,中醫會以「小續命湯」、「烏藥順氣散」和「大秦艽湯」來做後續的治療,期望預防接下來的大中風。
推薦文章
-
中醫大附醫榮獲2025年《Healthcare Asia Awards》雙料大獎 勇奪「年度醫院」與「年度CEO」 彰顯智慧醫療與永續領導力
-
春天潤喉就吃枇杷,但「這樣保存」甜度口感都流失!2步驟快速剝皮不沾手
-
癱瘓中奇蹟復原!「武醫」何宗融以中西醫合療自救 也救回重傷馬小弟
-
被宣告肝硬化,就是被判「死刑」了嗎?專科醫師授肝硬化逆轉方法
-
喉嚨痛持續超過3週恐怕不是一般小症狀 當心可能是癌症!喉癌6警訊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