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臟衰變預測有方 飲食調養抗老
【台灣新生報/記者鄭綿綿/台北報導】
中醫對於五臟的衰老、變化有其預測方法。中醫師鄭集誠表示,根據傳統醫學臟腑原理,腎衰先兆常見有耳聾、掉髮、掉牙、眼花、手腳轉動不靈活等;脾衰先兆可見唇乾、胃納差、肌肉萎縮;心衰先兆可見像是舌頭味覺不靈,循環差;肺衰先兆,如出現皮膚枯,嗅覺失靈等。
鄭集誠表示,抗老化與心理機制有關,應阻斷心理的衰老,避免情緒超過身體負荷運轉。也要保護腎精減少人體廢物的堆積,因為腦不衰則全身不衰。所以情緒的調控,避免憂鬱很重要。
心理衰老對病理衰老有著惡性反饋作用,可能誘導和促進病理衰老。中醫也提到「恬淡虛無」、「精神內守」;強調防止心理衰老的重要,而防止心理衰老的關鍵,也在於「調神」,因此情緒的抒發,避免憂鬱,保持開朗對身體也很重要。
鄭醫師表示,想要延緩衰老,日常飲食的調養也有幫助,包括建議可多選擇吃些豆腐、豆芽、豆漿、靈芝、黑木耳、黑芝麻、玉米、蜂蜜、酸奶、花生、雞蛋。還有中藥常見的茯苓、何首烏、桑椹子都有一定的抗老化幫助。
推薦文章
-
續推公費醫師 北市職業醫師工會批十年綁約留人難
-
蔡依林44歲還像少女!營養師公開「逆齡菜單」 遠離亂吃、暴食慾望
-
數獨、拼圖、填字遊戲,腦力遊戲防失智?生活中6件事更關鍵
-
超高齡元年NPO高峰會 60位領袖與老盟呼應聯合國健康老化10年行動
-
20多歲年輕上班族竟骨質疏鬆?醫揭元兇:別以為骨鬆是老年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