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中益氣湯亂喝 可能失眠、嘴巴破
【台灣新生報/記者蘇湘雲/台北報導】
補中益氣湯不要亂喝,否則可能導致失眠、嘴巴破,若是過動症小孩喝了補中益氣湯,很容易影響學習,小孩會更不專心,過動症狀更嚴重。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婦科主任廖麗蘭解釋,補中益氣湯裡面有黃耆、人參、當歸、陳皮、甘草、升麻、生薑、白朮、柴胡等藥材,可幫助補氣,氣不足的患者常出現疲勞、頭暈、心悸、元氣不足等現象,醫師可能以補中益氣湯幫患者舒緩不適。
但有些患者為陰虛有火,常心神煩躁、或出現失眠,口乾、口臭、皮膚癢等困擾,若是常熬夜,更是火上加油。還有些過動症兒童的陽氣比較旺盛,心神定不下來,在課堂上,或學習的時候易分心,這些體質的人就不適合使用補中益氣湯,貿然服用的話,失眠、皮膚癢等症狀會更明顯,過動症小孩會更不容易專心。
另外,有些患者有實火,導致便秘、高血壓等症狀,有實火的患者也不適合使用補中益氣湯。廖麗蘭主任另提醒,若是急性肝發炎患者,不適合再補陽氣,一旦喝了補中益氣湯,可能導致發炎加劇。B型肝炎、C型肝炎患者也最好不要隨意服用這帖藥。
廖麗蘭主任表示,陰虛有火的患者比較適合使用百合、蓮子、紅棗等藥材,這些藥材有助養陰、安神、安眠。有些患者屬氣陰兩虛體質,可能有口乾、走路會喘等現象,醫師可能以生脈飲幫助患者調養身體。
廖麗蘭主任另指出,有些患者雖有疲勞、頭暈、心悸、元氣不足等症狀,但一喝補中益氣湯馬上嘴巴破,這表示患者可能也有脾胃虛寒問題。
廖麗蘭主任說明,所謂「虛不受補」,脾胃工作效率一變差,補藥進入體內就容易化為火,並停滯在身體當中,引起各種症狀,因此患者容易嘴巴破。此時必須立即停止服用補中益氣湯,最重要在於先暖脾胃,醫師可能運用理中湯為患者調理體質,讓脾胃功能恢復正常。
推薦文章
-
吃太鹹別只會多喝水 專家建議做3件事比補充水分更有助益
-
比在跑步機更有益處 新的簡單步行技巧有助逆轉心血管年齡
-
想大便大不出來?專家建議晚間「1活動」有助隔天排便
-
清明氣候多變易受寒,養生4要點 !飲食著重健脾養肝,少吃油膩辛辣
-
清心安神助好眠 中醫教你從中藥調理和正確呼吸法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