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生「針」好學? 怕她有孕扎禁穴
【聯合報/記者林宜靜/台北報導】
中醫古籍《針灸銅人》記載三陰交、合谷穴為孕婦的禁針穴,中醫學系學生竟異想天開逆向操作,為月經遲來的女友針灸,但並未出現書中描述的「胎應針而下」,最後還是以人工流產處置。
中國醫大附醫內湖院區中醫師盧勝茂表示,教書廿幾年,常有中醫學系學生到針灸科借電針機,原本以為是年輕人好學,下課還鑽研如何用電針機增強針灸效果,結果竟是擔心女友懷孕,設法依穴位入針,看能不能流產。
盧勝茂說,臨床上,中醫皆避免為孕婦針灸三陰交及合谷穴,由於借電針機的人不少,他也好奇到底有沒有效?他說,迄今沒聽過因針灸三陰交、合谷穴而成功流產的案例,他勸年輕人做好避孕措施才是正辦。
到底誰說這兩個穴位有效?《針灸銅人》中提到,南北朝名醫徐文伯有次與宋太子出遊,遇到一孕婦;宋太子認為孕婦懷的是女嬰,徐文伯認為應是雙胞胎,一男一女,太子性急想剖腹看是男是女,徐文伯因而為婦人針三陰交、合谷穴,結果「胎應針而下」。
不過,中醫不主張人工流產,北市聯醫中醫院區中醫科主任賴榮年強調,墮胎違反陰陽調和,一般中醫學籍不會記載流產方法,即使有也不敢公然發布,最後可能流諸鄉野。
至於針灸墮胎是否可能?賴榮年說,早期磨針靠人力,針具無法磨得很細,最粗的甚至有如小指,入針後疼痛感與刺激反應,比現在使用的細針強很多,也許有可能動到胎氣。
再加上古人的營養、體力都不如現代人,使古、今中醫臨床治療效果不同。
除三陰交、合谷穴,賴榮年說,鼻下人中穴,兩邊肩膀中間各有一肩井穴,都被認為是孕婦不宜,這和民間相信不要拍孕婦肩膀道理相同。
此外,中藥裡的紅花,孕婦也不適合使用。
【2009/09/24 聯合報】
推薦文章
-
看感人電影卻沒哭可能是生病了!精神科醫揭4種不容易掉淚的情況
-
下背痛就是椎間盤突出嗎?4大警訊助判斷:常做1事容易引發
-
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專家駁「迷思」:午餐亂吃問題才嚴重
-
中醫大附醫榮獲2025年《Healthcare Asia Awards》雙料大獎 勇奪「年度醫院」與「年度CEO」 彰顯智慧醫療與永續領導力
-
癱瘓中奇蹟復原!「武醫」何宗融以中西醫合療自救 也救回重傷馬小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