姿態性低血壓多屬氣虛 宜補中益氣
【台灣新生報/記者鄭綿綿/台北報導】
姿態性低血壓患者常見一有姿勢上的改變,就容易發生頭暈等不適。三軍總醫院中醫部主任林高士表示,姿態性低血壓多因姿勢的改變,像是本來躺著之後站起,本來蹲著之後突然站起,都可能造成血壓一下子無法平衡,造成體內氣血的不適應,發生血壓降低。這類患者通常可歸屬於中醫「虛證」的患者,中醫主要可從補氣虛方向著手調理。
中醫師林高士表示,中醫認為,體質屬於氣虛的患者,本身就容易發生包括易頭暈,腰酸背痛,胸口悶,尤其是在姿勢突然改變太大的情況下,更容易發生。嚴重者除了頭暈,還會想吐,甚至是暈倒。
中醫對於氣虛體質的患者,採取補氣調理為大原則。姿態性低血壓中醫臨床辨證主要歸類「氣虛型」,患者症狀可見頭暈,胸悶,腰酸背痛,舌胖大,脈沉或細弱,治療原則應採補中益氣法調理,可應用補中益氣湯。此方含有黃耆、黨參、生薑、甘草、當歸、白朮、陳皮、升麻、柴胡、大棗,對於治氣虛下陷者很有幫助。
穴道治療部分,林醫師表示,可採用灸法,以溫熱灸作用針對走膀胱經穴位進行調理;因為這部分區塊,在人體對應的部位是補臟氣,可取像是俞穴、幕穴。此外,還可取背部、肚子部位包括腎俞穴、關元穴、氣海穴調理,也都有助於補臟氣。
患者日常預防與保健,醫師建議,平時多鍛鍊體質、多運動,體能好才能夠適應姿勢上的改變,但是應避免過於跳躍的運動,以免容易造成臟氣下垂,加重症狀。適合緩和運動,像是散步、爬山、騎較踏車等,都是不錯選擇。
另外,中藥茶飲方保健部分,可選擇黨參3~5錢、黃耆5錢~1兩,以1000C.C水共煮成茶飲飲用。有助於氣虛者補氣,但是若有感冒症狀者較不適合,以免感冒症狀加重。
※延伸閱讀》
.老年人易有姿勢性低血壓 切記慢慢動
推薦文章
-
「超級堅果」能平衡血糖、幫助睡眠!吃開心果有健康7益處
-
紅茶不是人人都適合喝!營養師曝5種人不宜喝紅茶:當心健康惡化
-
春天潤喉就吃枇杷,但「這樣保存」甜度口感都流失!2步驟快速剝皮不沾手
-
喉嚨痛持續超過3週恐怕不是一般小症狀 當心可能是癌症!喉癌6警訊症狀
-
止痛藥非改善經前症候群萬靈丹 睡飽、減壓可改善不適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