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鬱症治療不彰 中西醫合併有解
治療憂鬱症,不妨也考量體質,中西並用。
「憂鬱症治療效果不差,體質可能是因素之一。」三軍總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黃怡嘉針對國軍桃園總醫院70多名精神科門診與住院患者,進行兩年的觀察性研究,發現台灣較高比率的憂鬱患者體質為氣虛、血虛、痰濕。
黃怡嘉指出,憂鬱導致氣積鬱滯,首先影響肝氣,接著影響全身氣血生成與分布,演變成氣血兩虛、陽虛及陰虛,久了將致全身性氣滯、血瘀、痰濕,自律神經調控失常、活力減弱、靈活度下降、腸胃蠕動慢、胃口差,進而焦躁、口苦、糞便乾、睡不好等。
黃怡嘉表示,西藥治療緩解急性症狀,抗憂鬱劑有助於改善氣滯,若能同時針對不同體質給予個別化的中藥調理,預期能提升治療效果。
黃怡嘉說,若憂鬱症狀輕微,建議進行緩和運動調養氣血,散步、游泳、太極拳都不錯。若憂鬱症狀嚴重,治療效果不佳或有難以緩解的副作用,若與體質有關,可考慮透過中醫,調養身體。
推薦文章
-
高血脂無症狀 不理會恐成脂肪肝!2穴道2茶飲助改善高血脂
-
化療後手腳麻痺 中醫有助緩解
-
我的早安圖/母女間的早安圖 永不凋零的玫瑰
-
對抗斷崖式衰老意外簡單!43歲女實測「吃補、擦保養品都不如一習慣」
-
不同於其他蔬菜水果 研究指每天1顆柑橘減少憂鬱症20%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