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令進補怎麼吃 先看體質9大類型
胸悶氣短易失眠→氣鬱 口臭口乾常便秘→燥熱 吃瓜類就腹瀉→虛寒
立冬之後,總覺得皮膚乾、咳嗽、頭髮沒有光澤又容易感冒嗎?中醫師指出,隨著天候逐漸轉冷之際,空氣變得乾燥寒冷,以傳統醫學觀點來看,立冬之後就要開始進補,但任何養生保健首重體質,以免「虛不勝補」,而且若能透過正確的飲食調配,就能減緩因季節轉換而來的各種症狀,讓自己的身體愈來愈健康。
詠生中醫診所醫師吳建東說,人的體質大致可區分為虛、實、寒、熱,如果進一步細分則分成9種,每種體質都有不同的性情與症狀,飲食法則也大不相同,而最簡單自我判斷體質的方法,像是平常待在冷氣房裡,有些人穿短袖仍自由自在,但有些人會感覺偏冷,而必須加件外套,後者可能偏向虛寒體質。
另外,如果以飲食來區分,台北市中醫師公會健康推廣委員會副主委郭威均說,如果吃到瓜類食品就會腹瀉,比較偏向虛寒體質;吃辣椒後,喉嚨就會感到乾燥,就偏向燥熱體質。
雖然節氣已到了立冬,但以台灣亞熱帶氣候,目前還是秋老虎的天氣,如果有的人會經常感覺情緒低落,感覺喉嚨中異物感、胸悶氣短、常會深呼氣或嘆氣、容易失眠,有這類症狀者即為氣鬱體質。另外,如果經常火氣大、口中吐出氣味有酸臭味、口乾渴嚴重、經常便祕者,就是燥熱體質。
不過,吳建東進一步提醒,民眾雖然可用簡單的生活習性、飲食判斷自我體質,但也只能知道本身是偏寒或偏熱,最好由中醫師依每個人的體型、生活習慣、症狀來細緻分類是9大類中的哪一類,才能做出最適當的處方。
吳建東也說,體質不是一成不變,隨著生活環境、飲食習慣的變化,體質也會過渡和轉換,如果飲食吃對了,體質可以慢慢地調整、甚至回復到健康的平和體質。
▍提供優質新聞,還需要你的鼓勵,按讚加入《元氣網粉絲團》:
推薦文章
-
有人躺下秒睡,有人輾轉難眠?劉秀枝解密睡眠品質的改善方法
-
曾是胃食道逆流患者 亞大附醫胃腸肝膽科醫師曾晟恩教你逆轉腸胃危機
-
32位醫師票選「不推薦服用成藥」台人旅日最愛買的藥榮登第一
-
我最需要的退休力/翩翩蝴蝶有進步 社會連結再加強
-
早餐吃錯愈吃愈累!依體質調整餐食內容 三種體質一周早餐範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