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適合跑步嗎?醫警告3族群不適合跑步,這幾個動作代替也能運動瘦身
人人有腳,但不是人人都能跑。專長治療運動傷害的骨科醫師廖志祥指出,大概有三類人很不適合跑步。如果想要回去運動場,這三類病患還是要請醫師評估身體狀況再考慮。
肥胖心血管疾病 照過來
第一個是嚴重的心血管疾病,比如說,本身走路就會喘。第二是膝關節、踝關節有嚴重受傷,或者是嚴重關節炎的病人也不適合。第三是過度肥胖的病人,因為負擔過重,會造成膝關節、踝關節退化。
針對這些病人,廖醫師暖心提醒,肥胖者可以先在水中運動,比如游泳。「在水中的好處是,有一定浮力可以減輕膝蓋、腳踝的負擔,在水中行走有水阻力,可以促進肌肉發達,等體重減輕下來就能跑步。」
陳年舊傷戴護膝跑步
跑步的時候,尤其是膝蓋有傷的病患,也建議膝蓋戴護具,漸進增強跑步的強度。
廖志祥以距離比喻,如果之前跑一公里,那一周後增加10%距離,這樣慢慢每周增加,但是每個人身體狀況不同,有人覺得10%身體負擔太大,可以各自斟酌。
如果不以距離為原則,也能夠用時間來增強,比如,「每周增加五分鐘,或者兩周後再增加,現在都有運動型的手錶可以計時、計算距離。」
坊間護膝有兩種,一種是沾黏式,一種是脫套式。
「大部分病人我還是會建議脫套式比較好,因為它的鬆緊度比較一致,使用魔鬼氈的話,假設過緊,血液循環不好,過鬆的話,功能又比較不佳。」廖醫師補充。
也有病患詢問,支撐條這些,需不需要?假如之前受過傷,情況不穩定,十字韌帶斷裂,那就需要。
護膝如果使用了一年或半年,使用頻率比較高、變鬆,那就要更換新的護膝。
推薦文章
-
77歲醫師「一日一餐」晚餐放肆吃!他自豪40年沒生過病曝健康秘訣
-
骨頭喀喀聲頻率很高,可能是關節退化跡象!醫授4招保養關節
-
【慢病主題館】訂了運動計畫卻無法持之以恆?掌握四關鍵助你養成好習慣
-
新春健康計畫/田中馬初體驗 愛上路跑成就
-
不被照顧是長壽更重要目標 專家告訴你健康老化4大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