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外戴口罩運動注意5要點 避免曝曬
台灣疫情警戒降二級後,喜愛戶外運動的民眾,終於可以踏出家門到戶外活動筋骨,但外出仍需戴口罩,衛福部國健署提出「戶外戴口罩運動」5要點,除了注意個人症狀外,出門記得避開上午10點到下午4點太陽直曬時間。
國健署長吳昭軍表示,新冠病毒屬於可經由人與人接觸、飛沫、環境等媒介傳播的疾病,戴口罩可以減少運動時,病毒的飛沫與可能的氣溶膠傳播風險,但也提醒民眾,戶外配戴口罩運動要注意5個重點。
一、選擇透氣口罩:
夏天在高溫潮濕的環境下運動,臉部水蒸氣與汗水會使口罩防護的時間縮短、口罩與臉部密合度變差,建議選擇透氣材料製成的口罩,出門前多帶一個口罩備用,若口罩濕掉需適時更換。二、調整運動強度:
建議以低強度活動開始或比平常更低的強度進行運動,再視個人體能狀況逐漸增加活動的類型、強度及次數,避免超出個人的負荷。三、注意個人症狀:
若出現暈眩、頭暈和呼吸急促時,應停止運動,若症狀持續未消失,應休息並到合適地方取下口罩。四、評估身體狀況:
若有肺部相關疾病,應事先諮詢專業醫師的運動建議。五、注意避免熱傷害:
運動時要選擇透氣排汗衣物,避開上午10點到下午4點間太陽直曬時間運動,每小時補充2至4杯水(1杯240㏄)。台灣老人急重症醫學會理事長葉宏一說,各個年齡層的民眾,戴口罩運動都必須要量力而為,若出現喘的狀況,一定要找合適場所脫下口罩,保持呼吸順暢。年長者在疫情間出門運動,盡量以拉筋骨、有氧為主,最好結伴而行,若身體突然不適,可以立即獲得幫助。
推薦文章
-
整天懶散、看電視發呆會導致「情緒老化」醫揭解方:在家也要打扮
-
院長講堂/衛福部旗山醫院院長陳明智 醫療照護偏鄉長者 提升急救等級量能
-
健康你我他/學外語刺激大腦 爬山忘憂精神好
-
不只是老化,研究揭粒線體決定你的關節壽命!做好4件事延緩膝關節退化
-
健腦新生活/日行萬步是日常 流汗神清氣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