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藜麥拌飯」取代白米助減重?專家:重點在減重原則
網路傳出以藜麥取代白米、再加上多種蔬菜、少量蛋白質製成的「藜麥拌飯」,一碗公不到400大卡,有助減重。學者表示,藜麥營養價值的確遠高於白米,且熱量與升糖指數都比較低。不過,減重成果要看吃進熱量與消耗熱量的情形,倘若吃得多、消耗得少,體重仍可能不減反增。
輔仁大學營養科學系副教授駱菲莉表示,藜麥比起白米飯有較高的蛋白質含量,由於蛋白質由胺基酸組成,因此藜麥中的必需胺基酸含量也比白米飯來得高。此外,藜麥顆粒小、不易脫殼,因此帶殼的它膳食纖維豐富,維生素B群、鋅與鐵等礦物質、不飽和脂肪酸等含量也較高,因此用以取代白米飯作為主食,營養價值的確較高,且熱量與升糖指數(GI)雙雙較低。
不過,並非以藜麥取代白米飯就能達成減重效果。駱菲莉表示,減重成果要看吃進熱量與消耗熱量的情形,倘若吃得多、消耗得少,體重仍可能不減反增。
衛福部國健署107年《每日飲食指南手冊》根據人們的年齡、身高、體重、每日活動強度等,羅列不同人每日的熱量需求;而要健康減重,衛福部國健署建議每天減少攝取500大卡熱量,或是減少攝取300大卡熱量、但多運動消耗200大卡,這樣就能每周減重約0.5公斤,不過要注意每日攝取熱量不可低於1200大卡。
藜麥好健康,但洗腎病人攝食仍需由醫師與營養師評估。駱菲莉表示,藜麥的鉀含量高,健康成人能因著喝水將多餘的鉀排出體外,但腎臟不佳的病人則可能滯留體內,使腎臟負擔加劇。
推薦文章
-
吃全榖不只顧健康、還可以為地球降溫!
-
「護腎聖品」黑豆,竟藏有黃豆沒有的抗癌維生素A!電鍋3步驟煮出營養黑豆飯
-
餐廳賣的炒飯為何總是比家裡做的好吃?廚師解釋關鍵2要素
-
地瓜薯條比馬鈴薯薯條更營養?專家告訴你關鍵在烹調方式
-
洗完米後絕不要這樣做!專家揭「讓米飯變難吃」的3大錯誤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