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飯有助減重 遠離心血管疾病
【聯合報╱記者鄭維真/台南報導】
多數人認為吃飯會胖、糖尿病不要多吃米飯以免血糖升高,台南醫院營養科主任蔡佩芬指出,這些都是錯誤觀念,食用適量米飯可提升新陳代謝,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機率,減少脂肪攝取量,反而有助減重。
蔡佩芬說,如果單吃米飯,升糖指數會變高,就像如果只吃陽春麵,同樣指數會上升,但若吃米飯配其他纖維類的食物如青菜,指數就會降低。台灣人飲食逐漸西化後,很多人三餐中僅一餐吃飯,造成蛋白質及脂肪攝食量增加,碳水化合物的攝食嚴重不足,為了有飽足感,反而增加大量的動物性蛋白及飽和脂肪、高糖分食物,蔡佩芬表示,若無法配合適當運動量,就易罹患糖尿病、肥胖等慢性病。
蔡說,米飯可增添飽足感,富含蛋白質、脂質、纖維、礦物質及維生素B群,對人體沒負擔,研究顯示,攝取米食較不會罹患心臟血管疾病及肥胖症,她說,在醫院減重班成功減肥者,都有適量吃米飯。若要讓生病臥床、胃口不佳的病患擁有健康均衡飲食,醫師建議米飯或粥是提供熱量的最佳來源。
推薦文章
-
血糖高可以吃麵包嗎?避3種「危險麵包」,醫建議適合糖尿病患吃的4種麵包
-
許金川/103歲老先生:「那些聽醫師的都走了」
-
年輕就得糖尿病能恢復健康嗎?病友醫師分享重拾正常血糖血壓一習慣
-
吃完飯總昏昏欲睡?跟血糖波動有關 醫教這樣調整進食順序
-
胰臟癌的腹痛會痛到背部!胰臟癌6症狀 忽略早期警訊確診常已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