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飲食迷思多 常見三大錯誤觀念
【聯合報╱記者王昭月∕台北報導】
一、低卡或不甜的食物,多吃不會變胖。
真相是→1.5顆檸檬熱量,相當於半條香蕉。
「很多人以為低卡食物多吃就不會胖。」王夢玲說,這是錯誤的觀念。除白開水是零熱量外,每種食物都有熱量,低卡食物吃多,加總的熱量還是很驚人。有些人以為東西不甜就沒熱量,平日常泡一大罐檸檬汁當水喝,其實一顆半檸檬的熱量,相當於半條香蕉。
二、偏食減肥法,還蠻有效果的。
真相是→營養失衡,瘦得快,復胖更快。
坊間減肥法傳得沸沸揚揚,「蘋果減肥法」、「香蕉減肥法」、「阿金減肥法」(吃肉)都盛傳一時。黃致錕說,這些減肥法都在限制總熱量,基本概念不算錯,錯的是這類快速減肥法忽略營養均衡,會破壞身體平衡,減肥過程也許瘦,之後就復胖,沒能治本。
義大醫院營養師徐婉玲說,有些人單吃水果減肥,但水果是高鉀食物,長期單吃易有高血鉀症。且光吃水果沒補充蛋白質,無法攝取蛋白質內的胺基酸,也會導致人體膠原蛋白流失。吃肉減肥,也有風險,因為攝取太多蛋白質會造成肝腎負擔,大魚大肉相對脂肪高,對心血管也不好。
有些人甚至認為斷食就能減肥,更是異想天開。黃致錕說,斷食減重過後,身體會連本帶利討回,很快就復胖。斷食過程如果水分不夠,會導致脫水,損及腎臟;體內的酮體增加,引發酸血症;若缺蛋白質,更會脫髮、昏眩。
三、雖然我不胖,但少吃點會更漂亮。
真相是→攝入總熱量不足,陷入惡性循環。
「身體不胖,就不要減肥,亂減會進入惡性循環。」黃致錕指出,身體最終的目的是保存熱量,不胖的人卻因愛美減重,身體會誤以為哪個環節出問題,如果攝入的總熱量少於800大卡,基礎代謝率會下降,然後身體會設法把熱量要回來,形成所謂「溜溜球效應」,愈減愈胖,把身體都弄壞,很多藝人就是例證。
※延伸閱讀》
推薦文章
-
洗腎是因為吃太鹹?泡泡尿是腎臟有問題?名醫解析常見腎臟迷思!2類食物護腎
-
多做仰臥起坐有助消除腹部脂肪嗎?專家告訴你真正有效4秘訣
-
你吃的鹽可能會影響你的情緒!研究揭示高鹽飲食與憂鬱症風險有關
-
93歲還能百米衝刺、伏地挺身「體力堪比50歲」他曝父親超勇健的秘訣
-
睡足7至9小時還是覺得疲憊提不起勁?可能跟5原因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