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歲節食不運動 肌肉年齡70歲
【聯合報╱記者張嘉芳/台北報導】
一名廿七歲女子拚命減肥,不運動光靠節食瘦身,導致肌肉大幅流失,年紀輕輕就失能,無法提重物,連一層樓梯都爬不動,被攙扶坐輪椅送急診,檢查發現她的下肢肌肉量還不如七十歲的阿嬤。
萬芳醫院家醫科醫師陳柏臣表示,該女身高一百六十公分,僅〺多公斤,整個人很虛弱,皮膚皺垂、老態盡現。女子說已減肥五年,但近年明顯感覺體力很差,平時出門下一層樓梯,上班時爬一層樓梯,都感吃不消。
電腦斷層掃描發現,女子下半身大腿肌肉量微少,還不如七十歲阿嬤,蛋白質及電解質嚴重不足,後來注射點滴,配合飲食及運動訓練肌耐力,雖然肌肉量增加,但仍無法回復到年輕人該有水準。
陳柏臣說,愈來愈多年輕女性為減肥完全不碰肉,也不運動,造成蛋白質缺乏,肌肉快速流失;加上部分女性減肥嘴饞常吃零食,導致胺基酸進入體內代謝為脂肪。雖然表面上體重變輕,但肌肉與骨骼卻因營養不均衡嚴重流失,肌肉萎縮退化、體能差,走路或簡單動作無法平衡,如同失能老人,「手抬不高,腳無力。」
「體重不是重點,身體密度才是關鍵。」陽明大學運動健康科學研究中心主任陳俊忠說,許多年輕女性飲食不正常,身體像「泡芙」缺乏肌肉支撐,隨便動一下就累。
陳俊忠說,檢測身體密度除了計算身體質量指數(BMI,即體重除以身高公尺的平方),還可單手握力及蹲坐測試觀察上、下肢肌肉,如果老人家單手握力無法超過廿公斤,代表搭公車或拄柺杖都有問題;年輕女性單手握力至少應達廿五公斤以上;男性約四十至六十公斤。
陳俊忠說,平時透過負重、爬山或爬樓梯可訓練下肢肌肉,提重物可練上肢肌肉,循序漸進,約四至六周可見成效。
推薦文章
-
體態超標帶來腦、心、肝、膝危機,台灣諾和諾德、臺中國家歌劇院點亮健康意識
-
晨跑vs.夜跑哪個對燃脂減肥較有效?狂瘦30公斤達人分享自身經驗
-
一天兩餐跟一天六餐,哪個更健康?研究揭曉:血糖、體重、脂肪肝都降了!
-
75歲醫得糖尿病逾二十年 痛改一飲食習慣「告別藥物」還更年輕健康
-
拜登罹癌/早期幾乎無症狀!高齡男性殺手「攝護腺癌」多吃2類食物有助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