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腹翁 每周要運動150分鐘
【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台北報導】
國內60歲以上民眾,每五人就有一人有糖尿病,今年糖尿病患人數更突破150萬人。醫師認為,腰圍是簡易的提醒指標,大「腹」翁、小「腹」婆要打造腰線、重拾健康,每周最好累積運動150分鐘。
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游能俊表示,肥胖是發生第二型糖尿病的主因,如果皮帶扣不下、褲子變緊了,民眾很容易「有感」,因此以腰圍作為指標很方便。
游能俊說,腰圍變粗代表的就是肥胖。只要一肥胖,三高就跟著來,因此生活、飲食習慣都需要改變,才能預防體重過重及糖尿病。
過去調查發現,糖尿病患80%有高血壓、70%血脂異常,可見糖尿病「集三高於一身」的現象非常普遍,他建議除了腰圍,更應進一步瞭解自己的血壓、血脂等數值,從數字掌握健康。
對於學者研究認為,腰圍應隨著年齡採不同標準,不應成年後一體適用同一數字。游能俊認為,老年人即使體重減輕,就是難「腰瘦」,除了飲食上要多蔬果、減少高油脂、減少肉類攝取量,食用油最好改用單元不飽和脂肪酸的橄欖油等,平時更要保持適量運動。
游能俊說,運動可以改變體內脂肪分布,避免因肌肉力量減弱、肌力不足,身體肌肉組成比例越來越差。中老年人運動不見得一定要動到流汗,「有動比不動」好,包括太極拳、外丹功、快走、體操等,即使坐在家裡,也可以用保特瓶裝水當成啞鈴鍛鍊手臂,建議一周累積運動時間應達150分鐘。
※延伸閱讀》
推薦文章
-
血糖高可以吃麵包嗎?避3種「危險麵包」,醫建議適合糖尿病患吃的4種麵包
-
年紀大耳鳴很正常?5原因可能導致耳鳴 醫提醒1情況是動脈硬化早期預警
-
吃魚多吃菜 「得舒飲食」5原則改善高血壓
-
不吃蔬果壞處超乎想像!營養師曝3招「增加日常蔬菜攝取量」
-
眼睛按摩操恐傷害眼球 修復疲勞閉眼和熱敷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