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餐吃減肥藥 25歲女險洗腎
【聯合晚報╱記者彭宣雅╱台北報導】
一名25歲妙齡女子,自行到藥局買減肥藥,照三餐服用,連吃半年後,出現噁心、頭暈、想吐症狀,就醫檢查發現罹患慢性腎衰竭。醫師表示,患者原本就是高血壓病患,加上減肥藥中含有利尿劑、抗組織胺、緩瀉劑、治療氣喘藥物等成分,吃多了會造成腎功能病變,若未及早就醫,恐怕需要終身洗腎。
萬芳醫院腎臟內科醫師陳彥成說,腎臟是由100萬個微血管球組成的一對器官,全身血液每分鐘以1200CC的速度,不斷透過腎臟清除身體的廢棄物,比如說尿酸、尿素氮、肌酸酐等等,多餘的水分就經過尿液排出。
因此,若多重藥物引起腎臟功能不佳、最後導致壞死、病變,體內的廢棄物無法過濾排除,因而堆積在體內,不僅血液中毒素增加、患者會中毒身亡,體內水分排不出造成水腫,最後恐終身洗腎,甚至需要進行腎臟移植才能活命。
陳彥成表示,台灣有腎臟病的患者約200萬人,盛行率約9.8%至11.9%,不少慢性腎臟疾病的患者症狀不明顯,高達九成沒被診斷出來,比較常見的症狀包括四肢、眼窩水腫,兩側腰痠痛、下腹部疼痛,或者容易疲倦、血壓過高或過低,以及有貧血症狀,都應該盡快就醫治療。
陳彥成說,包括有家族病史者、糖尿病患者、高血壓患者、65歲以上老年人,或者有痛風的患者、藥物濫用、蛋白尿患者、抽煙、過於肥胖者這些都是腎臟病的高危險群,應該定期接受檢查。
推薦文章
-
只有肥胖的人才會得糖尿病?年紀大了血糖比較高是正常的?
-
穩定血糖怎麼吃?6類食物幫你降低餐後血糖波動又有飽足感
-
一半洗腎患者是糖友 醫師教你從改變飲食開始防糖尿病腎病變
-
肥胖、不運動是最大原因 長期胰島素阻抗當心會惡化成糖尿病
-
身體一部位的大小可以預測死亡率?愈粗恐愈短命、易罹心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