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基因纏身?天天快走1小時可改善
【台灣新生報/記者萬博超/綜合外電報導】
每天快走1小時,即使有肥胖基因,受基因的影響程度減半;若每天看4小時電視則使肥胖基因的影響加重5成。美國哈佛大學研究人員透過大規模調查發現,即使天生比較容易胖,多動、快走確實降低肥胖發生的可能。
研究人員界定32個與肥胖有關的基因,並調查7700名婦女及4500名男性,發現這些肥胖基因促使身體質量指數增加,但運動或多活動有助減少相關影響。
一般來說,快走比較溫和,但醫師提醒,有些民眾為求效果快速,指考慮劇烈運動,然而瞬間用力過度一不小心常常會造成運動傷害。
運動前先測量自己的心跳或脈搏,每分鐘超過120以上同時發生胸悶感時,表示運動量已經超過你的心臟所能負荷的。除了心跳,呼吸的次數也可以作為合理運動量的參考。正常的呼吸數是每分鐘20到30次,運動時的呼吸次數可以增加1倍左右。
年輕人做的運動,年長者不見得適合;健康民眾能做的運動與患者不同。必要時適當的運動是要經過醫生專業的設計較適當。
醫師指出,運動改善個人心肺功能及增加體能,適當的運動可以減緩身體退化,也可減少骨骼疏鬆及失智症的發生。
推薦文章
-
先吃飯or先洗澡有差嗎?醫:差很多!選錯可能睡眠變差、更容易胖
-
「三高」恐加速腎臟損害!醫揭早期5警訊 留意可延緩惡化
-
秋天是重啟運動最佳時機!醫提醒:錯過黃金期傷肝、影響代謝
-
50歲媽「熱愛瑜伽反釀劇烈背痛」靠一運動不開刀治好椎間盤破裂
-
張金堅/要增加平均壽命 更要縮短不健康餘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