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科學家發現肥胖基因
【Upaper╱編譯馮克芸】
日本京都大學及法國1個國家實驗室組成的研究團隊20日宣布,人體內1個與偵測進入體內脂肪有關的基因如果發生突變,那麼在飽餐一頓高脂食物後,肥胖的風險就會提高。研究人員說,這是全球首度發現肥胖基因。
這項研究結果有助於診斷遺傳性肥胖及開發預防肥胖藥劑。京都大學教授本豪三等人發現,這個稱為GPR120的基因如果突變,就會造成脂肪肝,因為在這種情況下,肝臟燃燒脂肪的能力會受損。
本豪三說:「診斷這種基因可協助預防及治療新陳代謝症候群所導致的各種症狀。」
研究小組拿40隻GPR120產生突變的老鼠與40隻GPR120正常的老鼠做實驗,各餵食低脂(13%)與高脂(60%)2種餌食,觀察了16周。
實驗結果發現,餵食低脂餌食的2組老鼠,在實驗前後體重沒有太大差異。但在餵食高脂餌食的老鼠中,GPR120基因被破壞的老鼠,體重比普通老鼠多了15%,皮下脂肪重量為普通老鼠的1.5倍,內臟脂肪與肝臟的重量都是普通老鼠的1.9倍。
這項研究也比較了6900名經常吃高脂大餐的肥胖歐洲人的GPR120 基因,以及7650名正常體重者的GPR120基因。發現肥胖者中,2.4%的人有GPR120基因突變情形,體重正常者僅有1.3%的人GPR120基因突變;比起沒有GPR120基因突變的人,那些GPR120基因突變的人成為胖子的可能性高了大約60%。
推薦文章
-
🎧|吃得健康不用花大錢?營養師劉怡里教你吃出強免疫、助好眠
-
哈佛研究:睡太多太少皆增肝癌風險!醫籲白天補眠最適宜時間
-
如何避免心臟加速老化?你不知道4個日常習慣正損害心臟健康
-
常打哈欠、靠咖啡續命?睡眠醫學會警告:問題比你想的還嚴重
-
46歲健康女子動脈沒阻塞卻心臟病發作!專家籲易被忽視的早期徵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