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食又暴食 小心越減越肥

聯合新聞網 聯合新聞網

【聯合報/鄭婉汝/永和心晴診所醫師】

19歲的小雯從小就很在意自己的身材,儘管體重正常,仍非常羨慕上模特兒的纖細。常決心減肥,卻往往半途而廢。因為男友吵架,或期末交報告前,就不自主地,趁四下無人時拿食物猛吃;雖然每次吃完都充滿罪惡感,就更瘋狂地嘗試各種減肥偏方,但下回心情不好時,還是故態復萌,越減越肥。

飲食行為異常的原因很多,包括糖尿病、腦部腫瘤、癲癇、甲狀腺疾患、經前症候群等等。暴食症則是進食行為失控,短時間內大量進食,分量可達一般人正餐的5、6倍,直到身體不適或被別人打斷。患者不僅腸胃道在節食與暴食間承受很大壓力,易生功能異常,心理上也常因自己失控行為後悔不已;其後可能伴隨許多補償行為,如過度運動、節食、催吐、服用不明減肥藥物等,既無法減重且更傷身,也沮喪無助、失去自信。

愛美是人的天性,進食亦不是一種罪過。但是失控的暴食行為常被生活壓力、情緒變動,甚至空虛寂寞感引發;過度重視外貌的本身也會變成一種壓力,暴食後擔心體重增加亦然,這些想法都促使暴食行為不斷循環。

如果暴食行為已嚴重影響到生活、工作、學業、人際關係,尋求專業醫師的協助,儘早改變不良飲食習慣,就有其必要與急迫性。病患需下定決心,配合認知行為治療,必要時加上藥物治療,改變對身材、食物、自我形象的執著想法與衝動行為,以規律健康飲食,取代不良進食習慣,如此才能打斷暴食與不當節食的惡性循環。

門診發現,許多女性朋友可能會因為生活壓力、感情困擾、經前不適而出現短暫大吃大喝,雖然未達暴食標準,但預防勝於治療,若已經出現體重增加、悶悶不樂、缺乏自信等狀況,儘早與專業醫師諮詢討論,也可以有效減少飲食行為異常。

當不再需要對體重數字斤斤計較,看到食物也不再感到罪惡恐懼時,病患將會發現進食是多麼地自然愉快,也更能把心力放在經營人生許多有趣的事情上。

【2009/09/08 聯合報】

糖尿病

推薦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