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歇性斷食減重 這幾種人不適合
飲食總熱量不變 拉長進食間隔時間
2月春節過後家裡的糖果甜點、零食段時間難消化,加上年節美食吃不停,直到3月仍有不少人為肥胖上身求助門診,壢新醫院聯新運動醫學中心營養師吳婉淳指出,目前減重的新趨勢「間歇性斷食」,在飲食總熱量不變的情況下,拉長進食間隔的時間,比起傳統節食或禁食的減肥方法,對於減重、保留肌肉量等方面的表現相對更好。
醫:慢性病患不宜 糖尿病患恐血糖過低
除了疾病、內分泌失調或藥物造成的肥胖之外,「飲食搭配運動」仍是減重的不二法門,吳婉淳提醒,不建議某些慢性病患者施行間歇性斷食,像糖尿病可能會發生低血糖。斷食間隔時間長度,也應依個人體質與身體狀況而定,先徵詢醫師及營養師進行評估才能事半功倍,也能避免負面影響。
減重訣竅「聰明吃、健康動、天天量體重」,建議先認識自己的身體質量指數(BMI)判斷是否落於健康體位的範圍,依個人活動量計算每日建議攝取熱量並參考以下方法。
聰明吃:多吃各種蔬菜、水果、未精製全穀根莖類等天然食材;多喝白開水,避免含糖飲料,限制攝取高能量密度食物(特別指高糖、低纖維、高脂肪的加工食品);避免攝取加工肉製品及減少食用高鹽及鹽漬食物,養成均衡飲食的健康型態。
健康動:「運動531」每周運動150分鐘,一次30分鍾,心跳達110下。如果一次無法做到30分鐘分次累積也可以。運動包含快走、騎腳踏車、跑步、游泳等。減重一段時間後,也要搭配無氧運動(如舉重、伏地挺身等),可提高身體的基礎代謝。
天天量體重:每天固定時間量體重,可隨時監控體重的變化,一但體重有上升情形,就應檢視最近的飲食及活動量,找出問題所在。
中壢天晟醫院營養師鄒泊諺說,把握原則健康減重,一般人每日減少攝取300大卡熱量,增加200大卡運動消耗,每周可減輕約0.5公斤,每消耗7700卡路里即可減去1公斤。
天晟醫院社區醫學部家庭醫學科醫師黃郁超表示,肥胖不只影響外觀和衍生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慢性病,還會造成呼吸問題,女性則易月經不規則、不易懷孕。過重的體型也使骨頭關節難以承受,形成痛風、膽結石,維持正常體重與體脂肪,就能避免以上症狀,而聰明減重最重要的關鍵,在飲食均衡、生活作息正常、多喝水、多運動。
編輯推薦
推薦文章
-
院長講堂/三軍總醫院院長洪乙仁 引進AI智能管理 推動預防醫學與ESG
-
體脂肪30%→16%!前主播靠5個減脂習慣狠甩一半肥肉:千萬不要節食
-
女子游泳+吃減脂餐一年半「輕度脂肪肝變中重度」網點出飲食習慣2盲點
-
超慢跑會傷膝蓋嗎?教你超慢跑正確姿勢:掌握「這技巧」跑才有效
-
頭低於心臟蹲下撿東西易引發主動脈剝離?醫曝它才是真正危險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