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期血塊大如仙草塊 22歲女患急性骨髓性血癌
年僅22歲的職場新鮮人歐歐(化名),經期一個月來潮2次,且第2次來潮時,經血量暴增,夜用衛生棉不到1小時就得更換,衛生棉上屢次出現如同手掌大小,如燒仙草般的血塊,經檢查發現,歐歐的白血球數值是正常人的8倍,確診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即時治療後已恢復正常生活。
白血病即俗稱的「血癌」,中華民國血液病學會理事長唐季祿表示,白血病每年新增案例為2000名,其中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每年新增800名案例,是白血病中最常見的案例,多數的血癌患者屬於「突然發病」,難以早期預防,部分患者會以突然貧血、臉色蒼白、倦怠、骨頭疼痛等表現,但是症狀非常不明顯,很容易被忽略。
不過如歐歐一樣,是因為經血量暴增或是出血不易止血進而發現自己是血癌患者的人數,不在少數,也呼籲民眾對於突然異常的反應要提高警覺。
唐季祿表示,血癌過去好發的年齡較為年輕,直到2000年以後,發現血癌好發的年齡,多在60歲以上,至今甚至已占了半數,45歲以下患者約占3成左右,血癌發生的原因,包含輻射線暴露,或是暴露於含苯物質的化學物之下。
台大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侯信安表示,血癌的標準治療以化療以及骨髓移植為主,但是多數患者發現血癌時通常都已共病許久,使患者常常難以接受標準治療,也導致長期存活率不到1成。
根據調查,血癌患者有高達9成6具有基因突變,若以現在的精準醫療來看,若有家族史或是疑似病史者,可透過精準醫療,確認是否有基因突變,再配合治療可以增加治癒率,不過最重要仍是民眾要對於自身的健康多加注意才有辦法把握治療黃金時間。
編輯推薦
推薦文章
-
2025癌症論壇/癌症治療大躍進!國衛院:本土基因庫可助客製化治療
-
2025癌症論壇/無預警的人生延長賽,前職棒球員潘忠韋經歷瀕死、2次骨髓移植,每天走萬步對抗癌症後遺症
-
前職棒球星每天運動、重訓卻罹癌?原因可能「這習慣」
-
中部醫院爆發麻疹群聚感染!得了麻疹會怎樣?我該打麻疹疫苗嗎?關鍵QA了解麻疹
-
拚癌症死亡率下降1/3 ? 受限健保給付總額 癌症患者陷「要錢、要命」兩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