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醫互補 治癌止痛緩副作用
【聯合報╱記者陳秋雲/台中報導】
癌症患者究竟找中醫或西醫,童綜合醫院採中西互補療法,中醫師吳景崇說,用中藥治療在臨床可看到改善癌症的後遺症副作用。
童綜合醫院中醫科醫師吳景崇說,54歲郭姓婦人罹乳癌,持續互補療法,調理身體和情緒穩定。另41歲陳姓患者,癌細胞已轉移多處,以中醫治療解除症狀,持續緩和醫療,有效改善生活品質。
吳景崇指出,癌細胞一直分化中,中西醫互補療法越早進行越好,從臨床觀察可抑制腫瘤分化、提升自體免疫能力。
他表示,臨床顯示中藥對增加和穩定體重、食慾及提高活動能力頗有療效,如參苓白朮散、補中益氣湯等,改善惡病狀態,提高生活質量。
化療時的骨髓抑制造成白血球低下,中醫透過常用的四君子湯系列,常可避免血球降低。化療產生食慾不振、噁心、嘔吐、掉髮,透過調理胃氣改善嘔吐等症狀,也可用當歸、雞血藤等改善脫髮。
放療時口乾、口腔炎、呼吸道發炎、腸胃問題,中醫常用金銀花、生石膏等改善。
癌症疼痛,西醫使用嗎啡、可待因等麻醉性止痛藥,但易加重便秘情況,中醫使用活血化瘀藥物、舒經通絡的蟲類藥物、補益類中藥及針灸處理能止痛。
【2014/08/19 聯合報】
推薦文章
-
2025癌症論壇/早期肺癌仍可能轉移 黃俊耀:術後輔助治療降復發
-
不僅協助診療…腦神經名醫林欣榮:多跟AI聊天有助大腦減緩退化
-
醫師和保健專家用10個飯前習慣養生「聞咖啡香氣」也有用
-
巴金森症患者 最怕斷電
-
膽結石該不該切除?「非緊急但必需」手術考驗醫師與病人緣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