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體檢為何還「突然」查出癌症?醫師這麼說
很多民眾有定期健康檢查的習慣,但有人發現,即使每年都有到醫院報到,仍發現罹癌,而且距離上次健檢才間隔幾個月,難道癌症是一夜就長出來的嗎?
據揚子晚報報導, 南京醫科大學附屬老年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王峻表示,這主要是因為健康體檢和腫瘤篩查並不是完全一致。大眾化的健康檢查重點放在心、肝、腎功能、血糖、血脂、血壓等,最容易發現的是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而人體腫瘤從一個正常的組織細胞演變成一個直徑0.5~1公分左右的實體瘤,大概需要5年時間,這個過程中,X光、超音波等普通手段並不能發現。有資料顯示,80%的早期癌症,無法在普通體檢中檢查出來。
王峻強調,這不代表我們就可以忽視常規體檢,而要重視防癌篩查,尤其是高危險族群。通常防癌體檢會加入腫瘤標誌物、低劑量螺旋CT等篩查手段,能為癌症的早期診斷提供更多的依據。癌症如果能早期發現,患者完全有可能恢復到正常人的狀態,獲得長期生存。
防癌體檢需依個人狀況而異
防癌體檢項目及檢查方法的選擇,應針對該受檢對象的具體情況而定。體檢者應向醫院說明自己的健康史、家族癌症史,近期有無不適或可疑症狀,或是自己擔心的問題,並由醫生開出相應檢查項目。例如B型肝炎及肝硬化患者,要重視血清甲胎蛋白水平、肝臟超音波等肝癌診斷相關檢查。
推薦文章
-
慢病主題館【預防】把「健檢」當起點 打造健康管理防線 沒病就先顧健康
-
院長講堂/台北癌症中心院長魏柏立 力推大腸癌篩檢 給年輕醫師舞台
-
許金川/食道、呼吸道、尿道,「道不同,不相為謀?」
-
脖子粗細也能預知健康狀況 專家告訴你多少公分已透露疾病警訊
-
20多歲年輕上班族竟骨質疏鬆?醫揭元兇:別以為骨鬆是老年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