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2種口腔細菌 竟會助長大腸癌和胰腺癌
癌症有數百種,但是由細菌引起的並不多見。最有名的莫過於幽門桿菌引發的胃癌。
幽門桿菌是生長在胃裡,所以它會引發胃癌,還算可以理解。但是,你能想像,口腔裡的細菌竟然會跟大腸癌及胰腺癌扯上關係嗎?
人的口腔估計含有數百種細菌,而它們的總數可以高達數百億。但是,儘管數字龐大,它們通常與我們是相安無事。
可是,有一種口腔裡常見的細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具核梭桿菌),在經過5年的研究後,已經可以確定,它與大腸癌的發生有密切的關係。
發現Fusobacterium nucleatum與大腸癌有關係的研究是首次發表於2012年。而到目前,相關的研究報告已有40幾篇。而這些新的研究,除了進一步證實之外,也逐漸讓我們了解,這個口腔細菌是如何助長大腸癌的發生與轉移。
在最近的一篇研究裡,Fusobacterium nucleatum被注射進入老鼠的靜脈後,會大量地集中到大腸的癌腫瘤。因此,可以推斷在人的情況,這個細菌可能是在侵入口腔的傷口後,進入血液循環,而最後到達大腸,從而助長大腸癌的發生。
另外,近年來,許多研究已發現,有牙周病的人比較容易得胰腺癌。只不過,一直不知道為什麽。
在今年4月的一個癌症學術會議裡,有一篇報告說,有兩種比較不常見的口腔細菌,會增加胰腺癌的罹患率。
這兩種細菌是Porphyromonas gingivalis(牙齦卟啉單胞菌)及Aggregatibacter actinomycetemcomitans(伴放線聚集桿菌),而它們會分別增加59%及50%的胰腺癌罹患率。
說巧不巧地,這兩種細菌是早已被發現會引發牙周病。所以,這個新的研究,總算可以解釋為什麽有牙周病的人比較容易得胰腺癌。
至於為什麽這兩種細菌會增加胰腺癌的罹患率,目前還不知道。我個人的想法是,它們可能也是通過口腔(牙周病)的傷口,進入血液循環,然後到達胰腺,從而助長胰腺癌的發生。
所以,這些研究告訴我們,原本與我們相安無事的細菌,在某些情況下,是有可能給我們帶來很大的麻煩。至於如何避免這些情況的發生,我想,聰明的讀者應該可以自行理解。
推薦文章
-
吃太鹹別只會多喝水 專家建議做3件事比補充水分更有助益
-
2025癌症論壇/癌症治療大躍進!國衛院:本土基因庫可助客製化治療
-
苗栗醫療資源不足?鍾東錦:基層診所、社區支持當堅實後盾
-
飲食習慣及生活方式皆相似,美雙胞胎1癌末1健康!醫分析原因
-
乳癌免疫療法 先健保給付再評估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