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榮總/Whipple手術 70%用機器手臂
根據健保大數據,以下四家醫學中心是全台胰臟癌手術、化學治療人數前四大,各家專精的手術和治療方針不同。
台北榮民總醫院外科教授石宜銘表示,手術是胰臟癌有機會治癒的第一步,但通常僅20%的病患在第一、二期時就被診斷出,有機會進行手術。
他表示,胰臟癌依據發生的部位而有手術難易的差異。若發生在胰尾,因胰尾只連接脾臟,所以手術相對簡單;但發生在胰尾也較難發現、診斷,因此發現時通常已是晚期,癌細胞擴散,也不適合進行手術切除。至於發生在胰頭,約70%至80%的病人會以黃疸表現,較容易在早期發現,可進行手術切除。
對付胰臟頭癌以胰十二指腸切除手術,俗稱Whipple手術為主,切除範圍包括胰頭、十二指腸、部分胃、膽囊、總膽管等,並進行吻合重建,是難度極高的手術。
石宜銘表示,北榮一年約有100多位病人進行Whipple手術,主要以團隊方式進行,因此在質和量上可以有較好的發展。他表示,北榮和其他醫學中心較不同的是,發展使用達文西機器手臂進行Whipple手術,相較於傳統開腹Whipple手術,可以讓傷口較小、出血量較少。
石宜銘表示,達文西微創手術和傳統開腹手術的風險差不多,目前北榮開Whipple的病人約70%選擇使用達文西機器手臂進行手術。但他也表示,因健保不給付達文西的手術、材料費等,需自付大約40萬。
推薦文章
-
得胰臟癌不是單純運氣差!研究揭一常見飲食習慣觸發沉默殺手
-
許金川/醫師:「X 女士,再回來摸一下!」到底怎麼回事?
-
沈玉琳證實罹患血癌 醫曝白血球暴衝恐「塞爆全身器官」
-
獨/沈玉琳出現黃疸院方朝胰臟癌思考 小彤老師:希望他不要中籤王
-
腹水不一定是肝病!腹水4個主因 不同病因的治療方法差異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