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止痛藥比嗎啡強效 副作用較少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報導
國衛院公布新止痛藥研究進度,國衛院生技與藥物研究所所長張俊彥(左起)、副研究員葉修華及翁紹華、主秘吳秀英共同發表。記者邱宜君/攝影

嗎啡是歷史悠久的止痛藥,在癌症末期病人的安寧療護上很常用,但副作用強,並有成癮性及致命性。國家衛生研究院昨公布最新研究進展,開發出比嗎啡更快及更強效止痛效果的化合物,同時兼具較少心肺功能抑制、腸胃功能抑制及依賴性等副作用,是一種鴉片受體/痛敏肽受體雙效促效劑,有助於開發更優良的止痛藥。

此藥物在小鼠實驗證實,止痛作用快一倍,便祕副作用少一半,抑制呼吸程度少三成,最快三年內可進入人體臨床試驗。

國衛院生技與藥物研究所所長張俊彥表示,癌症末期的疼痛控制相當重要,但使用嗎啡止痛,常出現嚴重便祕等副作用,家屬、病人都非常辛苦。癌末病人用嗎啡,用量經常一直往上累積,很多患者不小心多吃了一些,就發生呼吸抑制,也有不少人就這樣吃到離世為止,因此在疼痛控制與安寧療護上,開發出新藥,為腫瘤科醫師和癌症病人帶來重要希望。

國衛院生技與藥物研究所副研究員翁紹華指出,當藥物作用於人腦中的鴉片受體,可以強效止痛但也會有副作用,如果能同時作用於另一種「痛敏肽受體」,便能有效降低副作用。

翁紹華表示,研究人員從國衛院化合物庫中超過18萬個化合物,挑選出能夠同時作用於鴉片受體與痛敏肽受體的化合物,經過結構調整,研發超過15種先導化合物。

國衛院生技與藥物研究所副研究員葉修華以「先導化合物1M97」為例,這個台灣自主研發的全新小分子鴉片類止痛藥,用量比嗎啡少一半,止痛效果相同,但作用速度快一倍,而且便祕副作用也少一半,呼吸抑制程度較低,也比較不會造成戒斷症狀。

翁紹華指出,經小鼠實驗證實,15種先導化合物口服就有強效止痛與較低副作用,其中三種作用時間長達三小時,超過半數比嗎啡更不容易便祕。目前全世界只有台灣和德國有找到能夠同時作用於鴉片受體與痛敏肽受體的新藥,德國目前已在臨床第三期,台灣也可望於三年內進入臨床第一期。

止痛藥 嗎啡 鴉片

推薦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