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眠藥隨意停藥、加量 後遺症更傷身
52歲陳姓女子近年因睡眠品質差,常到診所拿助眠藥物,但她不僅未規律服藥,還將沒吃完的藥物留下來,「有需要時」更是自行增量,卻還是失眠;醫師指出,民眾自行改一次多顆或一次多種的劑量,容易對藥物產生依賴甚至成癮,進而出現耐藥性等,反而不利解決失眠問題。
台北慈濟醫院藥師王平宇表示,台灣睡眠醫學會統計,台灣有失眠困擾者的比率高達20.2%,每5個人就有一個人失眠;許多民眾常覺得助眠藥物無效,自行改一次多顆或一次多種的劑量,容易在無形間對藥物產生依賴甚至成癮,進而出現耐藥性、記憶力減退、反彈性失眠或其他戒斷症狀。
王平宇說明,失眠是症狀而非疾病,助眠藥物僅能幫助入睡,緩解失眠,並不具治療功效;精神疾病、心中壓力都是失眠成因,民眾必須與醫療人員共同釐清自己失眠的主因,從根本治療,才能免除藥物依賴的情形。
對於有民眾會自行停藥,王平宇提醒,務必由醫師安排漸進式停藥,或向藥師諮詢停藥的可能風險,切勿自行停藥或隨意服用號稱有助眠成分的保健食品,以免因藥物戒斷症狀、藥品交互作用,更傷身體。
王平宇表示,同一種藥物並不適用所有患者,不能隨意購買或自行服用親友正在使用的助眠藥物,如有用藥疑問應與醫師、藥師討論,不聽信非醫療人員的建議與指導,才能安全用藥,避免傷身。
編輯推薦
推薦文章
-
每天30分鐘改善血壓血糖體脂!擊敗日行萬步的「日式步行法」,怎麼走才能走出最佳效益?
-
只需半小時!午睡4大好處 解疲勞更降心血管疾病風險
-
夏天睡覺冷氣怎麼開?教授建議不要設定時關機「吹整夜比較好」
-
香菜全身是寶,7大功效降血糖、改善皮膚老化! 2情況恐產生毒素別吃
-
睡前別追劇以免影響睡眠?專家教你「只聽不看」增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