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頓海鮮害她失去一條腿 吃這「遊走病毒包」要當心
夏天到了,許多人喜歡吃冰冰涼涼的冷食,像是生蠔等海鮮類,但是這類海洋貝殼生物容易帶有細菌或病毒,一名婦人就因吃生蠔感染創傷弧菌,最後失去一條腿。
陸媒報導,一名68歲的王姓婦人經常到市場買生蠔吃,最近一次吃完生蠔後,小腿出現紅腫,王婦一開始不在意,以為是撞傷。但第二天病況惡化,整條腿不僅紅腫還發黑,並出現腹脹、腹瀉等症狀。家人將她送往醫院急診,被診斷為創傷弧菌感染,最後只能截肢才保住一命。
感染創傷弧菌的途徑
創傷弧菌是一種致命又凶悍的細菌,流行於台、港、陸沿海地區,主要寄生於牡蠣、蚌等貝殼類生物中,約50~70%的患者會在感染後48小時內死亡。
1.生吃貝殼類海鮮,創傷弧菌通過腸胃進入血液,爆發膿毒症,引起發熱、寒顫、休克、典型的血性大皰樣皮損。
2. 身體傷口接觸帶菌的海水,或皮膚被海生動物刺傷而感染,引起肢體壞死,常需要截肢保命。
生蠔有如「遊走病毒包」
生蠔容易帶有許多海洋中的致命病菌和重金屬,像是霍亂弧菌、副溶血弧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沙門氏菌、志賀氏菌等,這些病原體或重金屬在生蠔體內的濃度高出海水數倍到數千倍。裡面最常見的是諾羅病毒,在世界各地時常傳出吃生蠔感染諾羅病毒的新聞,像是2018年美國加州發生超過百人的集體生蠔中毒事件。(諾羅病毒知識請點我)
生蠔怎麼吃才安全?
營養師李婉萍說,生蠔煎熟後,可降低微生物汙染等食物中毒風險,比生吃生蠔安全許多。
推薦文章
-
你可能一直都做錯了!沖洗生雞肉反而危險 病菌灑滿整個廚房
-
用微波爐加熱海鮮「絕對會後悔」 最佳回溫法曝光助鎖住鮮味
-
冬天頻繁吃鍋 恐增心血管危機
-
北市米其林指南餐廳驚爆食物中毒已5人就醫 衛生局:稽查多項缺失
-
高營養≠高蛋白質!6種食物常被誤解「高蛋白」,花生醬「搭1物」一起吃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