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起床尿尿超過2次降低存活率!醫解釋夜尿三成因和對症治療

元氣網 洪波波
夜間起床尿尿超過兩次會降低存活率 醫解釋夜尿三種原因。(圖/123RF)

許多人白天上班、上課時使用廁所的頻率十分正常,卻發現睡覺時半夜總是頻頻起床上廁所,這種「夜間頻尿」的現象困擾著不少人。日本泌尿科醫師金光俊行指出,睡眠期間若起床排尿超過兩次,恐影響身體健康甚至存活率,提醒民眾不可輕忽夜間頻尿問題。他並分析夜間頻尿主要有三大成因,教你怎麼辨別與對症下藥。

什麼是夜間頻尿?

醫學定義中,只要睡覺期間需要起床排尿一次以上,即屬於夜間頻尿。雖然有些人可能夜間起床兩三次但不覺困擾,不過研究指出,夜間起床兩次以上者的整體健康風險及生存率可能會降低,這與睡眠品質下降、跌倒風險及血壓變化等有關。

夜間頻尿的三大成因

醫師指出,夜間頻尿主要來自以下三大原因:

1. 尿量增加

「多尿」指一天尿量過多,超過體重每公斤40ml。

「夜間多尿」則是白天正常,夜晚尿量增加。

可能因喝水過多、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疾病或用藥影響,或是腿部水腫造成體液回流,進而增加尿量。

2. 下泌尿道異常

膀胱或前列腺異常,導致膀胱容量變小,無法一次儲存足夠尿液。

常見疾病包括過動膀胱,會出現尿急、尿頻甚至漏尿問題。

過動膀胱成因多樣,包括神經問題(糖尿病、中風)、前列腺肥大、骨盤臟器脫垂及中老年肥胖等。

3. 睡眠障礙

眠淺容易醒,醒來後察覺尿意。

包括失眠、睡眠呼吸中止症候群等,尤其高齡者常見。

如何判斷及對症治療?

金光醫師建議,日常可透過「排尿日誌」紀錄尿量與頻率,並觀察每次是否排尿順暢。如果是尿量大且排尿順暢,傾向夜間多尿問題,建議調整飲水習慣,尤其睡前少喝水,整天水分攝取應均衡。另外,如果是尿量少或排尿不順,可能是膀胱容量減少或過動膀胱,需要醫療介入。

治療方式因人而異,從生活習慣改善、行為療法(膀胱訓練、骨盆底肌運動),到必要時使用藥物,甚至是難治性患者的膀胱注射療法,都能有效改善症狀。

夜間頻尿不可輕忽,改善睡眠提升生活品質

夜間頻尿不只影響睡眠,更可能造成白天疲倦、注意力下降,影響工作與生活品質。特別是許多長者誤以為是「年紀大了就這樣」,醫師提醒,夜間頻尿是可以治療的問題,不應輕易放棄。

若您有夜間頻尿的困擾,建議及早就醫,找出根本原因並接受適當治療,恢復良好睡眠,提升整體生活品質。

資料來源 / Medical DOC

頻尿 睡眠呼吸中止症 膀胱 治療 過動

推薦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