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20分鐘內吃完一餐?吃太快會產生什麼問題?放緩速度先暫停2事
健康專家說,用餐速度的重要性不亞於吃進肚的內容,要點就如小時候媽媽教的:細嚼慢嚥。
吃太快會讓腦袋來不及叫停,以致過量,也會惹毛同桌速度較慢的夥伴,甚至讓掌廚的人不快。理想速度為何?專家說,在20-30分鐘內就解決一餐,就叫「太快。」
克里夫蘭醫療診所行為健康中心的海因伯格(Leslie Heinberg)說,肚子和大腦透過好幾種荷爾蒙訊號溝通,說「我飽了」,約須20分鐘,「因此,吃太快就可能錯過訊號,很容易過量。」
吃太快另有缺點--吞進太多空氣,導致腹脹、消化不良。食物沒嚼碎,會造成消化問題,吸收不了全部營養。更糟的是,沒咬碎的食物可能梗在喉嚨。
研究發現,吃東西快的人最容易肥胖,而細嚼慢嚥者鮮見肥胖。
如何放緩進食速度?首要關掉電視、放下手機。海因伯格說,遍看電視邊用餐的人,常趁廣告時間或節目完畢才猛吞幾口,較不注意「飽了」的訊號。專心吃飯的人,通常較享受菜飯的滋味,也吃的較少。
她說,多數人吃飯的速度,早就成習,「但是改變還是可能。」方法如用較不常用的手、訓練自己用不習慣的餐具如筷子、刻意「休息一下」、餐盤有空間時,喝點水。
職業忙碌的人常須吃「工作餐」或點心,邊開會邊進食,英國營養緩頰貝瑞(Sarah Berry)建議,還是「用心吃飯」為宜。「不用心吃,容易吃太快、吃太多。」
那要怎麼慢下來呢?英國心理學會臨床醫師麥卡錫(Helen McCarthy)說,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多嚼幾次。」「嘴巴裡的食物嚼久一點,自然慢下來。」
入口的東西也會影響吃的速度。高度加工過的食物或快餐,通常質地較軟,麥卡錫說,「蔬菜、蛋白質和高度加工過的食品,很難用同樣的速度吃。」她有個病人,聽她說要細嚼慢嚥後,再也不嗜食洋芋片,因為有「滿嘴黏黏的化學品」的感覺。
(本文經《世界新聞網》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推薦文章
-
被丟棄的它們藏有關鍵營養素!8種超營養卻經常被我們錯過的「蔬果廚餘」
-
一天兩餐跟一天六餐,哪個更健康?研究揭曉:血糖、體重、脂肪肝都降了!
-
75歲醫得糖尿病逾二十年 痛改一飲食習慣「告別藥物」還更年輕健康
-
「小滿」開始濕熱,常見3大不適症狀!先健脾胃才能去濕防中暑
-
女子嘆「每天慢跑5公里」還是氣虛容易累 被揪一盲點:太堅持反而做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