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碗精傷手、沒沖乾淨吃下肚傷身?專家導正視聽
網路上流傳「洗碗精有害健康」的文章,指洗碗精的主成分是石油的二級衍生物「十二烷基苯磺酸鈉」,長期接觸手的皮膚會脫皮造成傷害;而且若大量使用沒沖洗乾淨,所含的表面活性劑會附著在餐具上,隨著食物吞下肚,降低肝臟排毒能力和血液中鈣離子濃度,影響身體健康。
美國普度大學食品工程博士雲無心解釋,許多人對洗潔精的恐慌源於「化學恐懼症」,擔心化學合成的表面活性劑會有害健康。
關於「十二烷基苯磺酸鈉會傷害皮膚」一事,雖然有寫進產品說明,但通常是指高濃度的純品,用在洗碗只要用幾滴,濃度很低也並不是長期接觸肌膚。
至於「大量使用未沖洗乾淨」,也是典型「脫離劑量談毒性」的謬誤,表面活性劑的安全評估會考量大量使用未沖洗乾淨的情況,在極端情況下也不會危害健康,才能獲得批准。
雲無心補充,有些人喜歡用「鹼」來清洗,但鹼也是一種化工產品,長期接觸也會傷害皮膚;另外鹼雖然能去油,但清潔效果卻遜於洗潔精。
推薦文章
-
曬傷後水泡、脫皮怎麼處理?6招有效止癢!多吃5種食物助皮膚修復
-
【活動資訊】排毒、降血壓還能促進新陳代謝,慢性腎臟病可以喝健康飲品西芹汁嗎?07/19「一起聊腎事」講座醫師、營養師為你解答
-
心血管專科醫揭一項常見洗澡習慣 削弱免疫力還可能危及生命
-
41歲上班族首購千萬新家讓妻兒過幸福生活 卻因岳母好意罹「自宅恐懼症」
-
洗臉不要搓揉!美容專家教「最佳潔面方式」很多人原來都做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