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今年首例登革熱個案 為境外移入
北市於本月6日出現今年第一起登革熱境外移入個案,目前正值寒冬,且連續低溫,但依然有許多民眾反映「天雖冷、蚊子卻無減少」。
環保局水質病媒管制科科長吳月蓉表示,民眾若是發現冬天蚊子不減反增,多半是環境中已孳生地下家蚊,建議民眾清除居家內外環境之積水容器、檢查地下室污水池及化糞池並加裝紗網,出入時也應盡量避免長時間門戶大開,讓蚊子趁虛而入。
環保局表示,半夜在家中出現的蚊子多屬於地下家蚊,來自溫帶較不怕冷,且會隨人搭電梯上樓,或是從浴缸、流理台的排水管入侵住家。
環保局說明,當氣溫回升至夏季時,常見的則是白線斑蚊,孳生於積水容器,還會傳播登革熱。環保局強調,防蚊最好也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定期整理內外環境,避免產生積水容器養蚊子,尤其利用冬季和春季期間清除孳生源,更能避免夏天面臨白線斑蚊和地下家蚊內外夾攻的情形發生。
推薦文章
-
網傳屈公病人傳人「恐大流行」?疾管署澄清:病媒蚊傳播
-
災區積水登革熱風險增 台南市出動無人機助防治
-
廣東爆發屈公病,港學者示警非必要勿前往!屈公病類似登革熱,1關鍵症狀分辨
-
5大族群留意!屈公病全球逾25萬例拉警報 疾管署:染疫痛到身體彎起來
-
南台豪雨恐爆類鼻疽 3步驟防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