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塑化劑吃下肚 用這個洗手效果超好
高醫今天發表一份研究,發現肥皂洗手有助移除塑化劑暴露,高雄醫學大學環境醫學中心國際研究交流專員林碧憶說,塑化劑汙染食品與日用品事件再度警示出塑化劑暴露對人體的健康危害。高醫團隊規畫洗手試驗研究,用科學化的方式探討洗手對於移除手上塑化劑暴露的效率。結果顯示加洗肥皂,塑化劑移除效率可達95%以上;沒有肥皂僅9%。
陳碧憶說,洗手是簡單的衛生習慣,但在公共衛生與疾病預防上扮演重要的角色。在進食前洗手,可移除皮膚表面塑化劑濃度並降低食入體內的濃度。
高醫研究團隊利用兩種臨床試驗方式,一種是洗肥皂,另一種是用清水洗。結果顯示使用肥皂,移除效率可達95%以上;沒有使用肥皂僅有9%。本研究結果顯示使用不含塑化劑成分的肥皂,洗手表皮移除效率顯著高於清水洗手。
陳碧憶也列出洗手6大步驟,「內」、「外」、「夾」,「弓」、「大」、「立」,且每次洗手最好達30秒以上。她說,洗手是個簡單的疾病預防行為,過去對於洗手的推廣常限於預防傳染疾病。洗手除了可以預防流行性疾病的傳染,也可以有效的移除手中的化學物質。
編輯推薦
推薦文章
-
水瓶一天不洗會滋生多少細菌?如何正確清潔水瓶?1狀況應直接換新
-
3月媽祖遶境 醫師教保健4重點
-
秋冬病毒感染齊發!留意「RSV呼吸道融合病毒」常被誤認感冒 可能加重氣喘/COPD
-
防諾羅病毒 醫師提醒上公廁別做一件事
-
水杯別嫌麻煩一定要加蓋!她分享恐怖經歷:髒東西是變色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