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塑化劑吃下肚 用這個洗手效果超好
高醫今天發表一份研究,發現肥皂洗手有助移除塑化劑暴露,高雄醫學大學環境醫學中心國際研究交流專員林碧憶說,塑化劑汙染食品與日用品事件再度警示出塑化劑暴露對人體的健康危害。高醫團隊規畫洗手試驗研究,用科學化的方式探討洗手對於移除手上塑化劑暴露的效率。結果顯示加洗肥皂,塑化劑移除效率可達95%以上;沒有肥皂僅9%。
陳碧憶說,洗手是簡單的衛生習慣,但在公共衛生與疾病預防上扮演重要的角色。在進食前洗手,可移除皮膚表面塑化劑濃度並降低食入體內的濃度。
高醫研究團隊利用兩種臨床試驗方式,一種是洗肥皂,另一種是用清水洗。結果顯示使用肥皂,移除效率可達95%以上;沒有使用肥皂僅有9%。本研究結果顯示使用不含塑化劑成分的肥皂,洗手表皮移除效率顯著高於清水洗手。
陳碧憶也列出洗手6大步驟,「內」、「外」、「夾」,「弓」、「大」、「立」,且每次洗手最好達30秒以上。她說,洗手是個簡單的疾病預防行為,過去對於洗手的推廣常限於預防傳染疾病。洗手除了可以預防流行性疾病的傳染,也可以有效的移除手中的化學物質。
編輯推薦
推薦文章
-
北市抽驗食品塑化劑!六鵬魚油超過指標逾10倍 衛生局:已全面下架
-
9成胃癌與幽門螺旋桿菌有關 及早檢測根除可降低罹病風險
-
又是伊科病毒!出生5天嬰嗜睡、不明瘀青 染腸病毒重症 案例創6年新高
-
噴酒精、乾洗手不等於乾淨!小兒科醫師吐司實驗揭驚人差別
-
10年首例布氏桿菌病 男遊新疆接觸馬、羊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