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用錢包、用宅配取代每天上超市 76歲節約達人停止做的四件事
曾在畫廊與美術館任職、現為日本美術隨筆作家的76歲小笠原洋子,是出名的節約達人,秉持「ケチカロジー(小氣學)」,曾分享每日僅靠1000日圓(約新台幣200元)過日子。以下是她在ESSE Online分享在日常生活中不再做後,能更有效節省的四件事。
1.不用錢包,改以收納袋代替
小笠原自稱現在已經不用錢包了,過去她一直使用母親留下來的皮夾,但隨著歲月磨損,最終不得不另覓新物。走進商店後,她驚覺皮革錢包的價格對自己來說相當昂貴,只得打消念頭。
回家途中,她思考著該怎麼帶錢出門?靈機一動,改用化妝包或小收納袋取代錢包。她選了一個手織風布料、扁平無厚度的款式作為外出用;至於日常使用,則改用過去旅行時愛用的透明網狀袋,意外地結實又方便。
2.餐具收納空間固定,不再增添
第二件她不再購買的東西,是餐具。她回憶:「我原本就嚮往簡約的生活空間,卻發現家裡各處堆滿了幾乎不用的餐具。」後來她索性將多餘的碗盤送給朋友,並將剩下的餐具統一收納在一個小區塊內。
從此,她不再因為「漂亮的餐具能讓用餐更開心」而添購新物,也不再為破損的餐具補貨。現在只用五件主要的餐具,過著質樸卻自在的生活。
3.不再買新飾品,改以改造重生
自60歲起,小笠原便不再購買任何新的飾品。她坦言飾品的誘惑無窮無盡,體積小、不佔空間、價格又常與品牌價值綁在一起,很容易讓人衝動購買。
為了節約,她學會在購物時停下腳步,先想想自己已有的飾品,並從中找出「再創新生命」的樂趣。例如,她將父親的領帶夾改造成吊墜,將壞掉雨傘的握柄金屬環變成小指戒,「飾品的價值,不一定來自昂貴與流行,而在於創意與故事。」
4.停止每日跑超市,改以宅配避免浪費
最後,她決定戒掉「每天去超市」的習慣。過去小笠原認為宅配容易讓人買太多,會增加生活負擔,因此堅持親自採買,藉此當作每日運動的一部分。然而,一次受傷讓她不得不依靠宅配服務,也因此改變了購物方式。
小笠原表示把以往一天1000日圓(約新台幣200元)的預算,改成一周5000日圓(約新台幣1000元)的宅配限額,這是為了防止自己亂買的小小警戒線。
雖然節制有時辛苦,但這樣的生活讓她學會與自我節奏共處,也更加珍惜生活中每一筆花費。
推薦文章
-
磁力治療慢性疼痛 不是人人適合
-
價格昂貴卻味道乏味?餐廳老闆說2種牛排不要點:性價比低
-
少吃多動難遵循 減重有感 才能永續
-
吃全榖不只顧健康 還能為地球降溫
-
30歲起骨質悄悄流失! 醫教4招「存骨本」 50歲以上應測骨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