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單純打招呼,空服員站登機口微笑迎賓有秘密任務!合格旅客搭機避免做7件事

元氣網 編輯葉姿岑整理
空服員是受過嚴格訓練的專業人員,溫暖微笑的背後有多重使命。示意圖/ingimage

搭飛機要登機時,我們都會看到空服員站在登機口微笑迎接每位乘客。不過你以為,空服員真的只是在跟你打招呼而已?其實,他們正在掃描評估每一位登機乘客的狀態和行為,在第一個關卡快速偵測風險或需求。

空服員溫暖微笑背後的重要使命

在許多人的印象中,空服員的工作就是發餐點飲料、整理座位、協助隨身行李…但實際上,他們的角色遠比表面的工作來得複雜且關鍵,從登機門那一刻起,直到乘客離機,整個過程空服員都在進行一連串高度敏感的判斷和安排,從登機前的快速安全評估到緊急情況下的疏散指揮,重點在將安全與服務提供給大家。

例如我們都會在登機門口看到空服員親切的跟你微笑說歡迎搭乘,你以為他們真的只是單純在跟乘客打招呼?他們其實正在快速偵測每位登機乘客的風險或需求。根據《Travel + Leisure》訪問空服員 Venezia Macias指出,迎賓的那一刻,他們在搜尋是否有酒醉跡象、可疑行為的乘客,或觀察是否有乘客需要額外幫忙,例如老年人、有小孩的媽媽或行動不便者。

評估也延伸到上機後,他們會觀察乘客的鞋子、服裝、行為是否符合逃生路線的潛在能力等細節。根據旅遊媒體《AFAR》報導,受訪的空服員指出,他們甚至會注意乘客穿著高跟鞋的情況,以決定若遇緊急疏散時,是否需要提醒他們脫鞋以加速撤離。

這類評估通常在數秒內完成,是一種「預警系統」:若在登機途中就發現異常,空服員可以在飛機起飛前處理或通報上層。此作法在航空安全界並非單一案例,而是普遍執行的策略。

乘客令空服員感到困擾的行為

雖然空服員的任務是確保乘客有安全和舒適的搭乘環境,然而,作為一名合格的旅客,也應尊重空服員的專業與隱私,有時少數乘客的行為會讓機組人員感到困擾,甚至妨礙他們的工作。以下是空服員最感到困擾的幾種行為,應盡量避免:

1.未經同意的身體接觸

勿觸摸、戳刺或拍打空服員以引起他們的注意。之前就有日本空服員於Threads發文分享,她在機艙走道上走動時,經常會遇到乘客突然抓住自己的手,示意自己需要服務。空服員指出,這樣的作法令人感到不適,如需幫忙,應透過舉手或服務按鈕進行呼喚。

2.登機後立即索取水或藥物

剛登機期間是空服員進行重要安全檢查的時刻,通常較忙亂,若需服藥,請在登機前準備好水或藥物。

3.要求空服員提或舉過重的行李

請求空服員提太重的行李到置物櫃,容易造成空服員或其他乘客傷害。過重的行李應托運。

4.在不合時宜的時間使用洗手間

盡量避免在送餐期間及安全帶燈號亮著這二時段去洗手間,這會造成走道堵塞,使空服員難以平衡餐盤和推車。

5.在走道中間伸展

有些人坐累了會在走道中間伸展,容易妨礙空服員及其他乘客行走。

6.頻繁且不必要的按呼叫鈴

7.餐點供應服務結束後才要求用餐

除了飛行員,空服員同樣是飛機上不可或缺的專業人士。在他們溫暖的微笑背後,是受過嚴格訓練的專業人員。每次搭機時,都應對空服員展現充分的尊重與合作,不要忘記說一句「謝謝」,以表示對他們的感謝及認可。

【資料來源】

《Travel + Leisure》

《AFAR》

《indeed》

空服員 旅遊

推薦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