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完米後絕不要這樣做!專家揭「讓米飯變難吃」的3大錯誤行為
你是否覺得每天煮出來的米飯,味道總是時好時壞?其實,很大的原因很可能出現在「洗米之後的處理方式」。一位有超過10年米穀批發經驗的專家提醒,許多人在洗完米後會犯下三個錯誤動作,導致米飯口感大打折扣。以下整理出3大NG行為與改善方法。
錯誤一:洗完米就瀝乾放在篩子上
許多人會把洗好的米放在篩子裡瀝乾,但這樣做會讓吸了水的米粒與空氣接觸,容易產生裂痕。米粒一旦破裂,內部的澱粉質會流失,煮出來的飯就會變得黏糊糊、不夠鬆軟。專家建議洗好米後,不要瀝乾,而是直接浸泡在水中,能降低米粒破裂風險。
錯誤二:洗完立刻煮飯
不少人為了省時間,洗完米就立刻放進電鍋開始煮。但專家提醒,米粒吸水並非瞬間完成,必須花1~2小時讓水分充分滲透至米心。若沒有足夠浸泡時間,米心會偏硬,煮出來容易「有芯」,口感大打折扣。只要多花一點時間浸泡,米粒才能均勻吸水,煮出的飯才會更飽滿香甜。
錯誤三:浸水時間過長
雖然浸泡是關鍵,但「太久」也會適得其反。長時間浸泡會導致澱粉流失,讓米飯過於濕黏,甚至可能產生異味。尤其在夏天,如果將米浸在水裡一整天,還有細菌滋生的風險。專家建議,隔夜浸泡至隔天早上煮飯是沒問題的,但避免超過10小時以上,才能保留最佳口感。
美味米飯的關鍵:適度浸泡
想要煮出粒粒分明、香甜飽滿的米飯,其實不難。第一,洗好後不要瀝乾,直接泡水。第二,浸泡1~2小時,讓米心充分吸收水分。第三,避免過度浸泡,尤其炎熱天氣下更要注意時間。只要改掉這三個NG習慣,也能在家輕鬆煮出媲美餐廳水準的美味白飯。
推薦文章
-
5%大學生遇困難時會向AI求助 心理師:AI無法取代真實陪伴
-
15萬芬普尼蛋流入市面…5天僅追回3萬顆 食藥署:全數回收有難度
-
毒蛋案延燒!農業部揭雞農疑違法用藥 醫:現在最重要的是「這件事」
-
旅遊返家只洗衣服? 醫師提醒最常被遺忘的細菌聚集物
-
BMI太高太低都不好,理想數字曝!管控體脂肪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