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櫃只需4雙鞋就足夠!一寶媽揭選鞋四原則:美觀、方便、舒適都兼顧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情況:「鞋櫃裡明明有好多鞋,卻總是穿那幾雙」,想要繼續購入,家裡卻沒這麼多地方放。日本整理收納顧問兼極簡主義者、育有一子的Kayo(カヨ)在40多歲轉變為極簡主義的生活觀後,將鞋子數量減少至僅剩四雙。鞋少了,反而更好挑選,心情也更輕鬆她在《ESSE Online》揭露挑選鞋子時遵循的四個原則。
1:選擇適合搭配各種服裝的顏色與設計
要以少量鞋子應付日常生活,最重要的是擁有一雙能自然融入各種服裝風格的鞋子。Kayo選擇的標準,是簡約的款式與如黑色、白色等基礎色系。
她目前擁有的鞋款包括:黑色與白色的皮革木屐鞋、白色帆布鞋、以及黑色芭蕾平底鞋,共四雙。這些鞋款無論是搭配裙裝或褲裝,從休閒到略顯正式的穿著風格都能自然融合。特別是木屐鞋與芭蕾平底鞋,穿脫方便,在忙碌的日子裡尤其實用。
雖然花俏的設計也很可愛,但最常穿的,還是那些簡約又好搭的鞋子。為了讓每天過得舒適,最可靠的,還是那些不挑服裝的鞋款。
2:選擇能自己保養的鞋子
鞋子是每天都要穿的東西,因此更希望能好好保養並長久使用。但實際上,若需要特別工具或送洗的鞋子,在忙碌生活中就容易被冷落。
因此,Kayo只挑選能在家輕鬆保養的鞋子。例如髒了可以直接用水洗的運動鞋,或是只需使用皮革保養膏就能恢復光澤的皮鞋。這些鞋子都不需要繁複的工具,就能快速清潔,保養的便利性成為一項非常重要的指標。
3:購買前一定要確認穿著的舒適感
在挑選鞋子時最容易後悔的,就是「外觀喜歡,但穿起來不合腳」的情況。鞋子只要稍微不合腳,就會讓人感到非常疲累,甚至導致磨腳、足部受傷。
因此,Kayo在購買前,一定會仔細確認穿著的舒適度。不僅會在實體店面試穿;若是透過網路購買,也會確認是否可以退貨。到貨後會在室內穿穿看,只有當下覺得合格的鞋子,才會留下來。
她挑選鞋子的最大條件是「即使走一整天也不會感到疲累」。不只重視時尚,更注重實用性。她認為真正適合日常生活的鞋子,就是穿起來舒服、讓人心情愉悅的一雙。
4:回想過去丟棄鞋子的原因
關於鞋子的失敗經驗,其實事後回想,往往都有明確的原因。
Kayo回憶自己過去丟棄的鞋子,包括容易弄髒的麂皮材質、跟太高不適合久走、鞋型太窄導致腳痛等等,這些大多是「當時隨便買了,但實際上不適合自己」的鞋款。
這些不合腳的經驗,反而成為她不再重蹈覆轍的基準。只要知道「這樣的鞋子我不要了」,就能避免類似失誤,購物決策也會變得更加輕鬆。
Kayo認為極簡生活並不只是減少數量,更是在於篩選出真正適合自己的物品。為此,回顧過去的購鞋經驗,是非常有意義的一件事。
推薦文章
-
靠喝咖啡喚醒身體?神經科學家分享起床做1事「馬上清醒」
-
睡前滑手機竟砸斷牙!斷齒重建費用驚人 牙齒斷裂3大處置原則
-
50歲女和丈夫分開睡一年 大推「上了年紀的夫妻該分房」三個理由
-
保溫瓶蓋密封圈看起來不髒也要清!家事達人教3種洗劑 輕鬆去除污垢黴菌
-
夫妻、公婆必看,婆媳關係3招高情商維護!心理師點出核心關鍵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