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鏡檢查/年紀大、有病史 及早接受檢查

聯合新聞網 聯合新聞網

【聯合晚報╱黃玉芳】

不少人都對大腸鏡檢查退避三舍,不過醫師表示,如果糞便潛血檢查陽性,代表有腸道出血的狀況,最好能找出原因。

為了讓大腸癌早期發現,衛生署國民健康局補助50至69歲民眾,每兩年可進行一次免費的糞便潛血篩檢,不過檢查結果為陽性,最好不要置之不理。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消化內科主治醫師藍鴻杰表示,現行糞便潛血篩檢的準確性高,篩檢結果陽性代表腸道出血,可能是急性腸胃炎、或是痔瘡、肛裂、大腸憩室發炎等疾病,如果是這些情況引發,可觀察病情變化。

但腸道出血令人擔心的狀況,則可能是息肉、或是大腸癌,透過大腸鏡檢查,若發現息肉可直接經由大腸鏡切除、早期發現大腸癌,患者的治癒率及存活率高,因此如果糞便潛血檢查陽性,卻沒有進一步檢查,可能錯失早期發現、治療的良機。

藍鴻杰說,由於有些民眾害怕作大腸鏡,坊間有些醫院推出「3D電腦斷層虛擬大腸鏡」檢查、或是消化道攝影代替,瞭解腸道情形,但是「3D電腦斷層虛擬大腸鏡」得自費,同時如果這些檢查認定有腸癌疑慮,還是得再作大腸鏡診斷,大腸鏡檢查仍是診斷腸癌或息肉不可或缺的工具。

對於擔心大腸鏡檢查帶來的疼痛感,除了可以考慮自費進行無痛大腸鏡檢查外,近幾年醫師檢查手法已有進步,即使在不麻醉的情況下,透過要患者側躺、改變位置,減緩檢查時對腸子的拉扯、或是醫護人員腹外按摩等輔助手法,都可以減輕大腸鏡檢查的不適。

大腸癌已是國人好發癌症,因此除了可利用免費篩檢,藍鴻杰也建議,如果是大腸癌的高危險群,例如年紀大、有大腸癌病史、家族性息肉的體質,應該及早接受腸鏡的檢查。通常由息肉進展到大腸癌需要十年左右的時間,因此他建議,如果家人55歲發現罹癌,自己就應提前於45歲時檢查。

大腸鏡 大腸癌 息肉

推薦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