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捐大變革將至?衛福部屬意「默許制」
國內器官捐贈制度恐有重大變革,鑑於器官捐贈與等待人數落差嚴重懸殊,副總統陳建仁昨參與器捐中心舉辦的音樂會時表示,台灣應考量「器捐默許制度」;衛福部次長薛瑞元說,未來將討論擬訂具體作法,一旦新制上路,民眾若沒有特別註明不捐器官,將被視為願意捐贈。
器捐移植登錄中心統計,今年大愛器官捐贈人數為一四二人,受惠四五六人完成大愛器官或組織移植,但目前仍在等待器官移植者卻多達九七三九人。器捐移植中心執行長江仰仁說,器捐默許制度是器官勸募的最終手段,主要是縮小等候及捐贈人數的差距,但仍不可能解決器官荒。
西班牙為全球器捐最多的國家,關鍵就是「器捐默許制度」。據統計,除了西班牙,義大利、荷蘭、瑞典、新加坡等廿七國都採取器捐默許制度,德國也在今年四月實施。
薛瑞元表示,立法並不難,前提是社會要取得共識,目前台灣民眾面對生死議題,觀念還是保守,未來新制上路,勢必會有衝擊;而且受限國情,雖有法律規定,醫護人員仍會尊重家屬器捐意願。
醫改會發言人朱顯光對此樂觀其成,建議與今年上路的病主法一起,在預立醫囑諮商時,向民眾一併說明,並簡化申請「不器捐」程序,逐漸取得共識。
江仰仁指出,即使是採器捐默許制度的國家仍有器官荒問題,近年國人對生死議題態度慢慢轉變,器捐默許制度可以開始討論,希望五年後順利立法,給予等候器官捐贈者一線生機。
編輯推薦
推薦文章
-
台灣首位 陳肇隆 獲亞太肝膽胰醫學會當代傳奇
-
恐威脅性命…肺炎鏈球菌「全年都有」 6類對象建議打疫苗
-
院長講堂/雙和醫院院長李明哲 器官移植權威 拚醫學中心前段班
-
🎧|2025癌症論壇/93歲老翁對戰頑強肝腫瘤,靠細胞治療翻轉結局
-
衛福部3月3新制上路 19至64歲高風險納入肺鏈公費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