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腎換一腎 非親屬活體腎臟配對交換上路
衛福部醫事司今發布「活體腎臟交換捐贈移植手術管理辦法」,有意捐腎的家屬若無法與患者成功配對,可以與其他換腎家庭交叉比對,透過「一腎換一腎」的方式增加配對機率,逐步改善台灣等待腎臟移植的人數,非親屬間的活體腎臟移植從今起正式上路。
台灣洗腎人口眾多,根據107年的統計,台灣目前等待腎臟移植人數為7460人,大體腎臟器捐移植為181例,親屬活體捐贈為163例,總計344例,其中活體器捐有增加,但仍有數千人在等待。
衛福部醫事司長石崇良表示,今發布的「活體腎臟交換捐贈移植手術管理辦法」與先前預告的內容相差不遠,僅有部分文字調整。
根據發布的辦法內容,當腎臟等待移植者未能找尋到適合的捐贈者時,可以與兩組以上等待移植者的家庭,指該家庭的等待者配偶以及五親等進行器官相互配對交換與捐贈。
一旦配對成功,經過雙方與多家醫院進行交叉評估,最後由動手術的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進行第二次的審查通過後,交給衛福部進行最終審理,通過就可以動手術。
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執行長江仰仁表示,非親屬間活體腎臟配對交換是新的一條路,但是國內等待腎臟移植的人數眾多,此舉恐緩不濟急,估計該政策僅能多出5%的配對成功率,加上該政策必須要兩家醫院以及兩個家庭互信,他認為會有一定的難度。
耕莘醫院泌尿科主任廖俊厚說,能符合條件並完成配對的家庭,他認為僅是少數,如何增加器官勸募是一大目標。
編輯推薦
推薦文章
-
台灣首位 陳肇隆 獲亞太肝膽胰醫學會當代傳奇
-
恐威脅性命…肺炎鏈球菌「全年都有」 6類對象建議打疫苗
-
院長講堂/雙和醫院院長李明哲 器官移植權威 拚醫學中心前段班
-
🎧|2025癌症論壇/93歲老翁對戰頑強肝腫瘤,靠細胞治療翻轉結局
-
衛福部3月3新制上路 19至64歲高風險納入肺鏈公費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