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病平台/病人與醫師的雙人舞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病人、護理師與醫師分享就醫與行醫的心得」。一位病人細述自己的珍貴經驗,道出「要有效治好病,病人本身也要負部分責任,也要有所認知」。一位護理師分享「透過個案管理師從住院中到出院後的評估、建議、諮詢與溝通,希望病人可以重拾自己對健康的信心、讓家屬可以減輕疾病照顧的憂心」。一位家醫科醫師寫出醫師的反思,包括自己當病人、家屬以及醫師的經驗,而說出「醫師與病人唯有達成共識,彼此才能為達成相同的目標共同努力,尤其是在慢性病流行的現今世代,要維護健康必須靠準確的診斷、適切的治療,還要有病人的配合醫囑、良好的健康行為及健康的生活環境才能達成」。
延伸閱讀:醫病平台/醫病溝通之我見——學會表達很重要
延伸閱讀:醫病平台/從住院中到出院後的照護——認識個案管理師
在讀完[醫病溝通之我見]後,身為醫師的我頓時陷入沈思。部分原因是在我與病人及家屬互動的經驗中,文章所描寫的是我心目中的「好」病人,但這一類病人卻不常見;另一方面自己也曾以病人和家屬的角色和醫護人員溝通,角色互換的過程中也體會病人看醫師的感受。其中有一些片段都在這個時候湧上心頭。
先說自己身為病人的體驗。等候是自覺最矛盾的事,當醫師時會覺得就應該依掛號的次序來看診,總認為那些想越過號碼提前看診的病人十分不應該。但當自己成為那位在候診室不斷踱步的病人時,卻禁不住想用自己也是醫師同事的地位要求提早看診。內心的魔鬼與天使幾翻掙扎後才又安靜的坐下來,要按號碼看診啊!我努力給自己提醒。從此雖然繼續受到要求提早看診病人的困擾,堅持按號碼來也能體諒病人的心情。自己有時故意不著白袍及識別證,以病人甲的模樣去結帳,想要體驗一般病人的感受,但總被醫院聰明的電腦系統識破,「啊梁醫師!今天結帳450元。」櫃台同仁笑笑的說。
在醫五家庭醫學的課程中,我主要上「醫病溝通」一堂課,有些同仁可能好奇那麼一位木納不善詞令的人演講溝通!就是因為溝通是我的弱項,我才特別去學習如何溝通。另一個原因是我唸碩士時,導師是專門研究醫病溝通的社會學家,因此從她的言詞中得到不少啟發,便希望能對學生有些幫助。偶爾在醫學會議中遇到昔日的學生,他們提到學生時認為溝通課不重要,現在真正當醫師便了解看病人最大的困難是溝通。
醫師與病人的關係當然不是單方面的事,病人的角色扮演對醫療的影響很大。像文章中那麼負責任與主動性的病人確實難得。在我的經驗中,這一類病人為自己的健康負責,能夠配合醫師的囑咐去接受治療,往往有更佳的治療效果。畢竟醫師和病人接觸的時間有限,難以在短時間內完全了解病人,更沒有辦法事事兼顧。有些病人看診時會拿出每天的血壓記錄表,但亦有不少病人從來沒有自己在家量血壓,我的經驗告訴我,會好好自己量血壓的人,表現出對自己健康的重視,血壓的控制自然比較好。醫師苦口婆心的請病人控制體重、戒菸、按時服藥,但結果大多數是體重不斷上升,身上菸味依然濃郁、開一個月的處方可以吃上兩個月。
我母親已經80多歲,每次看醫師前都會先整理她的症狀與需求,寫在一張紙上,還附上過去生過什麼病,目前吃些什麼藥,不會英文的她卻神奇的把藥包的英文字模寫出來,目的是怕自己記憶力不好會遺漏,同時為醫師節省問診時間。當然她面對自己的權利時也不會客氣,會拿出年輕時在商場打滾的本領和醫師討價還價。我覺得坦白的病人比說話轉彎抹角的病人容易處理,後者必須用各種溝通技巧去了解病人所隱藏的意思。
雖然現在已經是消費者主義盛行的社會,但我的親友中仍然有害怕得罪醫師而不敢提出自己需求的例子。我覺得良好醫病互動最重要的是坦誠的溝通,才能有利於疾病的診斷與治療共識。明朝龔廷賢在「萬病回春」中提出醫家十要及病家十要,那個年代並沒有醫病溝通的觀念,但已經顯示病人不能完全把自己健康的責任交給醫師,必須盡自己該負的責任。
這篇文章是以病人在醫病溝通的過程中可以做些什麼出發,並沒有說出對醫師方面的要求。要改善當前的醫病關係,除了提升醫師的專業素養之外,還需要增進彼此的了解,身為醫師亦應對如何維護良好的醫病溝通思考,我的經驗告訴我,以下幾點是溝通是必須特別注意的:
1.打斷病人的說話。雖然我的訓練告訴我必須要讓病人有機會把病情及需求完整說出來,但卻在有限的時間壓迫下常常忘記。「多聽簡說」應該是看診時的座右銘。
2.過早作出判斷。多忍半分鐘,有時病人便會把底牌亮出來,原來病人不是為花健保才要求做檢查的,只是擔心得癌症;詳細問診加上一些簡單檢查往往可以讓病人釋懷。
3.沒有問「還有呢?」、「只有這些問題嗎?」、「還有不清楚嗎?」或短暫靜默讓病人有機會接上話題揭露更多資訊。
4.確認病人了解重要的資訊。
以上這些事情是知易行難,必須要慢慢養成習慣,我的方法是每天看診結束後,花幾分鐘回顧是否有那些事沒有做好,需要如何去改善,這便是反思的功夫。我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但會努力改進自己。唐納·尚恩(Donald A. Schön)在著作《The Reflective Practitioner:How Professionals Think in Action》中指出專家的技術導向思考模式往往會忽略顧客的需求,而反思則是一種從經驗中從新學習的工具,改變對事物習以為常的想法與行為,發展出新的方法去處理所遭遇的複雜問題。要達成以人為主體的醫療,應反思如何在人性關懷與工作效率之間去作平衡。醫師不單要反思醫療科技上的缺點加以改進,更要以病人的角度反思各種醫療行為對病人的影響。
在文章中所說的「醫師與病人有共識」十分重要,唯有達成共識,彼此才能為達成相同的目標共同努力,尤其是在慢性病流行的現今世代,已經沒有像抗生素般的神效藥物,要維護健康必須靠準確的診斷、適切的治療,還要有病人的配合醫囑、良好的健康行為及健康的生活環境才能達成。
推薦文章
-
院長講堂/馬偕兒童醫院院長陳銘仁 真誠照護小病患 常保赤子心
-
捐助肝基會30年 黃氏基金會再贈醫療設備
-
如何告訴家屬,6歲孩可能一輩子臥床?病情告知先考量2件事
-
醫療奉獻獎/安寧照顧基金會 推廣安寧觀念34年 教你我好好說再見
-
慢病最愛問【就醫疑問】為什麼媽媽的醫師鼓勵我們全家都在同一個地方看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