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病平台/台灣的健保需要您我共同守護

醫病平台 李伯璋(中央健康保險署署長)

【編者按】這星期的主題是「就醫、行醫與醫療政策的檢討」。一位資深醫師冷眼旁觀,點出他所看到的大眾就醫的問題;一位關心醫學倫理的律師誠懇道出他認為醫師行醫應有的修養。非常難得的是健保署李署長在百忙之中回應這兩篇文章,他以台灣濫用健保的真實數據、民眾就醫所需之部分負擔額度非常少,且檢查(驗)並無部分負擔的設計,而提出落實「使用者付費」的制度規劃,搭配弱勢經濟協助措施,才能有效降低不必要的就醫行為,讓珍貴的醫療資源留給真正需要的民眾。讓我們傾聽李署長誠懇的呼籲:「民眾、醫療提供者、健保署各司其職,共同守護台灣健保!」

健保是全體國人的,大家都應共同努力維護,健保署須負起良善管理人的責任、民眾須承擔照護自我健康照護的責任、醫界須以民眾最大利益為考量,秉持醫學倫理提供全人的醫療照護服務。本報資料照片

台灣醫療使用次數高於世界先進國家

台灣健保開辦已26年,國人在健保體系照護下獲得良好的醫療服務,就醫非常的方便,沒有國外就醫的「守門員制度」(病人必須經過家庭醫師轉介才能到醫院進行診療)或過長的「就醫等待期」。全國有兩萬多家醫療院所,其中超過92%與健保署特約,當民眾也很方便使用健保就醫資源,就醫便利固然是個好處,但相對也讓國人一年平均門診超過15次以上,相較世界先進國家高出許多。

109年以來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民眾為降低感染機率而減少就醫,依據110年6月健保統計數據,民眾就醫次數較109年同期減少29.3%,但醫療費用只減少20.4%;另和108年同期相較,就醫次數減少31.4%,醫療費用也只減少15.9%。疫情減少了民眾就醫行為,這不禁讓我們省思,過去每年平均高達15次的門診就醫都是必要的嗎?

其實這高門診次數的現象都是反應人性,民眾在台灣就醫所需之部分負擔額度非常少,且檢查(驗)並無部分負擔設計,這部分也是需要檢討省思,落實「使用者付費」的制度規劃,搭配弱勢經濟協助措施,才能有效降低不必要的就醫行為,讓珍貴的醫療資源留給真正需要的民眾。

檢查(驗)上傳是避免重複醫療重要策略

台灣健保總額每年約有4-5%的成長率,84年健保開辦初期醫療支出大約2,200億元,110年健保醫療費用總額突破7,500億元,已經成長超過3倍。醫療支出遠高於健保保費收入,因此在110年1月1日微調了保險費率,以因應財務短絀情況,調漲保費是開源的作法,但節流等管控設施亦是相當重要,將錢花在刀口上才是真正務實的做法。

分析健保醫療費用究竟都花在哪裡?統計多年醫療支出發現,健保支付在醫療人員以專業照顧病患的診療費、診察費等占比逐年下降,而藥費及檢驗(查)占比卻逐年上升。健保總額資源使用會有相互排擠效應,我們應正視醫療費用支出的分配,讓辛勞的醫護人員理獲得更合理的報酬,降低過勞及血汗醫院的情形,讓大家快樂工作,有足夠心力照顧病患。

分析109年資料發現,醫療院所執行的檢查(驗)中,大約有230億的額度是沒有上傳檢查(驗)報告資料給健保署的,健保署自102年開始建置「健保醫療資訊雲端查詢系統」,讓院所間可有效分享醫療資訊,避免重複的用藥及檢驗(查)。身為健保署署長我想提醒大家,健保總額每年都有上限,過多的醫療提供並無法帶來醫療收入的增加,反而徒增醫護過勞的現象,期許醫界能積極配合上傳檢查(驗)資訊這項重要的政策,一起努力降低不必要的醫療支出。為了完成這個使命,我們先前努力爭取經費補助院所光纖費用,讓資訊傳輸更加便捷,現正積極規劃相關雲端工具,讓院所以最低行政成本的方式,有效率地上傳資料,所省下來的醫療費用將可用來調整醫療專業的服務給付,建構更友善的醫護工作環境。

國人可運用「健康存摺」照護自我健康

我們的高門診利用率也可從醫療費用分析得到驗證,統計發現健保費用有7成花費在門診,只有3成是花費在住院,這跟國外的醫療資源運用統計相反。住院照顧的是比較重症的患者,理應配置較多的資源,而我國卻是輕症的門診耗費了大部分的醫療資源。我們期許國人也能夠正視這個問題,對自我的健康管理負起責任,不要有「逛醫院」的心態,把醫療資源留給真正需要的人。

健保署從103年開始建置「健康存摺」並持續精進,民眾可以透過「健康存摺」取得個人完整的就醫及健康資料,目前已有超過650萬位民眾擁有自己的「健康存摺」。這個工具讓民眾及醫療人員之間的資訊更加透明,民眾可使用來進行健康照護規劃,幫助醫病決策。民眾若愈能預防疾病或避免惡化,將可拉長健康餘命並降低醫療費用支出,對個人或國家都會帶來助益。

自從健康存摺有越多人使用以來,我們持續接到民眾反映健康存摺裡記載了自己沒有接受過的醫療服務,民眾可以向院所或是健保署反應這個情況,讓自己的醫療紀錄更加正確,也期許醫療機構可以正確申報醫療服務。健保署會善盡單一保險人的管理責任,對於虛報、浮報健保費用的醫療院所,絕對勿枉勿縱、杜絕不法,讓這些不應該支付的醫療費用回歸健保總額,用於調整合理的醫療給付,讓醫療服務提供回歸正軌,也讓更多先進的醫療服務能納入健保,真正守護民眾健康。

民眾、醫療提供者、健保署各司其職守護台灣健保

台灣自108年迄今,已連續3年獲全球資料庫網站Numbeo評比為健康照護指標(Health Care Index)全球第一的國家,除獲國際肯定,109年國人滿意度也高達90.22%,但照護國人健康的醫護人員對健保的滿意度卻大約只有3成。身為健保署一員,我必須鄭重地呼籲,健保是全體國人的,大家都應共同努力維護,健保署須負起良善管理人的責任、民眾須承擔照護自我健康照護的責任、醫界須以民眾最大利益為考量,秉持醫學倫理提供全人的醫療照護服務。唯有大家各司其職,齊心守護台灣的健保,創建三贏的台灣健保,才能讓這國際稱羨的制度永續經營、行穩致遠。

健保費 健康存摺 醫療資源 醫護人員 疫情 健保改革 醫聲

推薦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