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邦人壽、荒野保護協會全台推進川廢調查 攜手五週年首進東部流域 兼顧複查看見公私協力促動垃圾減量、熱點改善成效
根據環境部統計,去年台灣平均每人的每日廢棄物產生量已達1.37公斤,確保垃圾受到妥善處理、避免汙染自然環境更顯當務之急,為守護與人類健康生活密不可分的潔淨河川及海洋資源,富邦人壽與荒野保護協會已連續第五年攜手推動「河川廢棄物快篩調查」,今年同步前進宜蘭蘭陽溪調查、新竹頭前溪複查及大台北淡水河年檢,實現踏查關懷台灣東部、橫跨三縣市重要流域目標,調查結果也凸顯多年的專案深耕及公私協力投入,不僅帶動河川保育觀念於各地紮根,更促進垃圾減量、熱點改善等實際成效。
富邦人壽總經理陳世岳表示,水資源潔淨為攸關生態環境及人類健康的重要課題,富邦人壽自2021年起與荒野保護協會共同關注川廢議題至今,已將關懷腳步踏進全台第六條重要流域,今年能首度前進宜蘭地區執行調查,並兼顧新竹及大台北流域的定期複查追蹤,仰賴熱心服務的在地同仁們投身志工行動,及大專院校、鄰里民眾與公部門力量的串聯,感謝第一、二、十河川分署及眾多地方政府單位的支持,使川廢議題在公私協力下持續共創改善成果。。
荒野保護協會理事長李騏廷表示,已持續清除熱點區段河川廢棄物,為不斷讓河川保育關懷力量遍布各地,今年執行蘭陽溪、頭前溪、淡水河流域踏查工作,總計招募培訓近100位公民科學家,除有企業志工及廣大民眾一起守護這片土地,長期參與計畫的明志科大師生亦是每年經驗傳承及參與投入的重要力量,很高興數據結果印證乾淨的河、藍色的海不再只是願景,在逐步努力下的成果,將是人人同享的未來。
(一)宜蘭蘭陽溪調查:河岸相對乾淨仍藏隱蔽垃圾 重點式清運能移除80%垃圾
宜蘭蘭陽溪流域的出海口為水鳥保育區,上游河段若發生污染將對這片珍貴自然資源造成傷害,也更突顯透過川廢調查解析垃圾分布熱點、數量及種類的重要性,今年透過執行河岸段(包含宜蘭河、蘭陽溪、羅東溪、冬山河)及出海口全長152公里踏查,總計發現 307,972公升垃圾,河岸段平均每公里約有81袋垃圾汙染程度為C級(稍髒)相對乾淨,然而海岸段平均每公里384袋垃圾汙染程度達D級 (髒亂),尤其漁業活動廢棄物問題須被多加留意。另經統計分析垃圾熱點有八成垃圾集中21.8%的河段,分布集中於「冬山河出海口」、「冬山河上游」及「羅東溪上游」等河段,有不少塑膠瓶罐容器、塑膠袋散落,甚至發現過往漁業活動、營建工程所留廢棄物藏匿,公部門若能重點式清運將能有效移除大部分垃圾。
經濟部水利署第一河川分署分署長董志剛表示,今年川廢調查不僅是對整體流域的健康檢查,更使許多垃圾藏匿點位被勘查現蹤,相信接續能據此規劃出更有效率的清運方案,讓蘭陽溪持續以更加乾淨友善的面貌,迎接過冬候鳥及過境鳥類。
(二)新竹頭前溪複查:流域垃圾總量減幅高達63% 跨機關協調清運效果顯著
隨著2022年新竹頭前溪首查發現川廢熱點集中交通樞紐、觀光熱區等問題,並獲第二河川分署積極回應及展開跨機關協調推動清運後,時隔三年為掌握川廢改善現況,今年複查推進河岸段(包含油羅溪、上坪溪、頭前溪、舊港橋下、豆子埔溪、鳳山溪)及出海口全長205公里範圍,發現流域垃圾總量降至507,850公升、減幅高達63%,以每袋14公升垃圾換算,海岸段垃圾總量減少64,387袋,對整體改善成效貢獻卓著。
另從垃圾類型來看,河岸段的一次性飲食塑膠廢棄物比例仍逾六成,包括塑膠瓶罐容器佔25%、塑膠袋(含食品包裝袋)佔18%、飲料杯/吸管/免洗餐具佔12%,普及源頭減塑、環保生活仍是重要的努力目標。
經濟部水利署第二河川分署分署長楊人傑表示,新竹頭前溪首查結果於三年前公布時,本分署隨即邀集相關機關成立川廢跨域平台,展開垃圾熱區盤點、分工清運作業及源頭遏止措施等,今年謝謝荒野保護協會、富邦人壽再度集結民間力量前來複查檢驗,很高興今年繳出進步的成績單,後續也將持續追蹤新熱點,相信此行動將激勵在地民眾更加重視家鄉河川及關懷水環境。
(三)大台北淡水河年檢:去年公布熱點清理率69.2% 擴大調查範圍再發現新熱點
淡水河流域作為大台北民眾最重要的親水休憩廊帶,為防範人類生活不經意棄置或堆積垃圾破壞水環境,今年再由明志科技大學與海洋科技大學師生、新北水巡隊及各界民眾共同執行連續第三年的年檢,並將調查範圍擴大為河岸段全長353.5公里(包含大漢溪、新店溪、基隆河、淡水河、大窠溪、南勢溪,並加入鶯歌溪、瓦窯溝、十八份坑溪、公司田溪),總計發現339,955公升垃圾,以每袋14公升垃圾換算,平均每公里78.7袋垃圾汙染程度維持C級(稍髒),佔近六成的一次性飲食塑膠廢棄物亦是主要垃圾類型,反映塑膠為跨流域所面臨的共同挑戰。
而持續觀察垃圾熱點變化,也發現去年公布主要熱點清理率達69.2%,其中新店溪左岸垃圾減量88.6%、大窠溪垃圾減量80.7%等最為亮眼,但也發現成袋垃圾及大型家俱被廣泛棄置於接近居住區支流,且每年調查提出的垃圾熱點「關渡大橋」、「蘆洲區」及「社子島」仍須持續強化清運及監督維管。
經濟部水利署第十河川分署近年進行河道整理及紅樹林清疏時已將蘆洲河段堆積垃圾清除,再加上新北市環保局持續導入在地水巡隊力量、並與明志科大師生一同辦理多場淨溪守護流域,同時新北市高灘地工程管理處協助強化淡水河沿岸垃圾清理、臺北市工務局水利工程處大力投入水岸空間環境營造等均功不可沒,讓潔流目標持續藉由公公串聯、公私協力實質創造改變。
為倡議全民一起加入保育河川的行列,今年更打造「藍色星球-守護溪望‧河你一起」年度紀錄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14AUCZOQY4),並首度邀請志工們結合熱情活力的舞蹈,展現宜蘭蘭陽溪調查、新竹頭前溪複查及大台北淡水河年檢的過程及成果,期盼引領更多民眾一起從愛護河川開始守護美麗地球家園。
推薦文章
-
愛吃稀飯配醬瓜?婦吃出「肌少症」腳無力!營養師教1招吃夠蛋白質
-
新竹男急性主動脈剝離 醫:診斷後每小時死亡率就增2%
-
媽媽62歲失智,她從家屬到營造失智友善社區,把思念化為力量
-
許金川/看診刺殺醫師,健保也給付?!
-
抗生素保衛戰/新竹台大分院副院長盛望徽:抗生素品質控管機制,四大面向都要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