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在減肥節目瘦下近60公斤奪冠 幾年後卻付出更慘痛代價
曾風靡全美的減肥實境秀節目《減肥達人》(The Biggest Loser),以高額獎金吸引參賽者競逐極速減重。但多年後,參賽者們在最新Netflix紀錄片節目《為減而減:減肥達人背後殘酷真相》(Fit for TV: The Reality of the Biggest Loser)中,揭露當年為了上鏡頭、為了勝利,身心都被逼到極限,甚至有人出現掉髮、血尿等慘烈副作用。
高強度運動+極端飲食:一天僅攝取800卡
節目規則要求參賽者以驚人速度減重,許多人一天僅吃800卡路里,卻在健身房消耗高達6000卡。製作單位與教練雖建議男女分別減少1000與800卡,但對於參賽者過度自我壓榨卻選擇視而不見,只為了「好看」的收視效果。
首屆冠軍曝血尿、極度脫水
2004年首位冠軍Ryan Benson減掉126磅(約57公斤),卻坦言自己當時「不是為了健康,只是為了贏」。他回憶最後幾天為了維持低體重,連水都不敢喝,只靠檸檬汁撐過去。最終在總決賽時,醫生甚至驗出他尿液帶血。比賽結束短短五天,他因喝水就反彈30磅,之後更一路復胖到350磅,體重比參賽前還重。
心理壓力與長期陰影
Benson坦言,復胖後感到極大羞愧,覺得自己辜負了觀眾與節目的期望,這種心理負擔甚至延續至今。他直言:「節目讓我們被設計成失敗者,健康被犧牲成娛樂效果。」
新紀錄片再掀討論:速成減重方法都不長久
節目中的教練Bob Harper在片中坦承訓練方式嚴苛,但辯解說「飲食才是減重關鍵,可是那樣太無聊,觀眾想看的就是我們在健身房大喊大叫」。
紀錄片上映之際,正值減重針劑如Ozempic、Mounjaro風靡全球。專家提醒,這類藥物若沒有搭配健康飲食與運動,停藥後依然可能迅速復胖,出現所謂「體重循環」。研究甚至發現,停用Mounjaro的人會回彈原本體重的一半。
健康專家呼籲:減重不能只看體重計數字
醫師與專家提醒,不論是極端節食、實境秀操練,或依賴藥物速成,若缺乏正確飲食與生活習慣,最後都難以長久維持。真正的健康減重,應同時關注心理狀態、行為模式與身體耐受度,而不是單純的「鏡頭效果」。
資料來源 / 每日郵報
推薦文章
-
中午吃沙拉反而容易疲倦?營養師曝「4大陷阱」,不是人人適合吃
-
「好小子」顏正國驚傳肺腺癌病逝 衛福部籲注意肺部7大「求救信號」
-
連假大吃大喝平均增1.5公斤 醫揭「數字斷食法」不吃只會更胖
-
乳癌的保養照護 規律運動、飲食有度
-
只是脂肪肝沒關係?肝臟開始發炎受損就麻煩了!專家揭新藥有望阻肝病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