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核病初期常被當感冒!潛伏結核感染不會立即病發 咳嗽2周以上當心
結核病俗稱肺癆,從古至今許多人飽受此病侵擾,世界衛生組織(WHO)訂定每年3月24日為「世界結核病日」,期望藉此警惕世人,加深對於結核病的認識。
結核病是由飛沫與空氣傳染的疾病,傳染時常發生於與傳染性結核病人同住一室的家人或密切接觸者,健康人受到結核桿菌感染成為潛伏結核感染者後,通常不會立即病發且不具傳染性,病菌可長期潛存在宿主體內,病發率約5至10%,感染後一年內病發機率最高,隨時間進程機率會遞減,人體可藉由自身免疫力抑制發病,但終生皆有病發的可能性。
病發轉為活動性肺結核後就具有傳染力,早期症狀並不明顯,常見症狀包含咳嗽2周以上、咳痰、發燒、食欲不振、體重減輕、倦怠、夜間盜汗、胸痛等。有些個案是接受身體檢查時才被發現,也有人在初期可能會被當作一般感冒治療,建議結核病人的接觸者若出現上述症狀時,即可向專科醫師求診,並告知醫師曾是結核病人的接觸者,以提供醫師完整的診療訊息。
【延伸資訊】元氣網疾病百科/肺結核(結核病)
隨藥物研發的進步,若在結核發病前即接受完整的潛伏結核感染藥物治療,成人治癒率高達70至97%,除了可避免日後結核病發影響健康以外,亦可預防病發後傳染給同住者與親友的風險。
目前臨床上有各種適用於治療潛伏結核感染者使用的藥物,相較活動性肺結核所需的藥物治療,潛伏結核感染者所需服用的藥物較少,可降低用藥者發生藥物不良反應的風險。
就診時醫師會評估治療對象的過敏史、年齡、檢驗報告結果、適合的用藥頻率與療程長短、併用藥物之間的交互作用等多種面向,選擇最適合病人的用藥,藉由按時服藥、定期回診、加入都治計畫等措施,可大大提升治癒機率,千萬不可諱疾忌醫,避免錯失治療的黃金時機。
(責任編輯:葉姿岑)
推薦文章
-
50歲後養肺如養命 醫師提醒當心空汙傷呼吸力、加速老化
-
久咳不癒,原來要「吃糖」才會好!菊花茶、麥芽糖...中醫師私藏治咳6秘招公開
-
醫療╳AI 智慧醫療 擴展對健康生活的想像
-
聽神經損傷無法靠手術、藥物恢復 只能藉助聽器或電子耳矯正
-
體重減輕多少不正常?不明原因體重下降當心可能是這十種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