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數有明顯跡象!心臟病發作前一天:女性呼吸短促、男性胸部悶痛
最新研究發現,心臟病發作前一天,半數人有明顯跡象可尋,且男女大不相同。
洛杉磯非營利健康研究機構西達斯-西奈(Cedars-Sinai)的史密特心臟研究所( Smidt Heart Institute)研究員發現,通常致命心臟病發作之前,女性會出現呼吸短促,而男性會有胸部悶痛現象。
研究團隊在刺胳針數位健康(Lancet Digital Health)期刊上發表研究報告指出,兩個較不常出現、但兩性共同的發病前跡象是:類似癲癇發作和不正常冒汗。
報告說,若能夠掌握男女病患特有且明顯的「發病前跡象」,病人本身或醫療團隊便有機會預防心臟病突發,而心臟病突發的致命率高達90%。
研究團隊的主調查員查格說,掌握這些警告跡象,有效地判斷是否要打急救電話等救治順序,就可及早介入救治,預防病發立即死亡。「本團隊的研究可能有助形成新的健康照護模式,預防心臟病突發死亡。」
查格團隊分析加州和俄勒岡州兩地的心臟病突發資料,病患年齡18歲到85歲不等。團隊也比較了沒有心臟病但也出現同樣跡象的人的資料。
結果,研究人員說,注意到發病跡象,在還沒心臟病發作昏倒前,先打電話求救的人,比沒注意到發病跡象的人,走過鬼門關活下來的機率高了5倍。
報告指出,「警告徵兆對預判即將心臟病突發很有幫助,不過還需配套措施補強,才能充分發揮其預判功用。」
責任編輯:辜子桓
推薦文章
-
🎧|家屬崩潰、面對器捐爭議,器官協調師親揭真相
-
講求速度,積極整合!張文瀚的急診室管理學 馬偕成台灣醫界節能減碳模範生
-
大災難預言/防災包裡面要有什麼?防災食物挑選4原則 飲水這樣存放才喝得到
-
【新書上市】如何當一位聰明的失智症照顧者?林靜芸醫師勇敢書寫陪伴林芳郁院長歷程
-
林芳郁失智…吳明賢細數貢獻:台大「留沙幫」院長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