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血便、頻繁腹瀉要留意 便便老是浮出水面可能腸道有問題
如廁後,不妨花幾秒觀察馬桶裡的大便。腸胃科醫師提醒,每次排便後都應該檢視糞便狀態,因為除了血便、頻繁腹瀉等警訊外,糞便是「浮」還是「沉」可能反映健康狀況,正常便便應該沉在馬桶底部,如果經常浮起來,就要特別注意。
美國麻薩諸塞州腸胃專科醫師Supriya Rao指出,正常情況下,大便密度應比水高,理應沉到馬桶底部。紐約朗格尼醫學中心腸胃科醫師Sophie M. Balzora也表示,一般健康的糞便會像磚頭一樣沉下去。此外,亞利桑那州腸胃科醫師Rucha Mehta Shah補充,理想的大便應該是一整條、質地紮實,這代表纖維和水分攝取充足,腸道菌叢運作良好。
那麼,如果大便會浮起來呢?專家指出,偶爾一兩次浮便不必過度擔心,可能與飲食有關。Supriya Rao醫師表示,浮便通常意味著糞便中脂肪含量偏高,若在高脂飲食或幾餐油膩食物後出現,屬正常現象。然而,若經常出現浮便,就需要就醫檢查。
Balzora提醒,若浮便伴隨明顯惡臭、表面有油光,可能是「脂肪瀉」(steatorrhea),表示糞便中含有不應存在的脂肪,這與「脂肪吸收不良」有關。常見原因包括乳糜瀉、克隆氏症、胰臟外分泌功能不足等。這些疾病會影響腸道吸收,應由醫師進一步評估。
此外,浮便有時也與腸道細菌產生過多氣體有關。巴佐拉說,細菌過度增生會引起脹氣、排氣增多,並讓糞便因氣體而浮起來。雖然這類原因較不嚴重,但仍需檢查排除其他問題。
總之,正常的大便應該沉底、成形且質地適中。偶爾浮起來,可能只是飲食影響,但若持續出現或伴隨異常氣味與油光,就該讓醫師找出背後的原因。
推薦文章
-
許金川/孟子曰:「吾豈好『便』哉!」真相為何?
-
許金川/孟子曰:予豈好「便」哉?其義到底為何?
-
22歲女常拉肚子到無法上班竟是大腸激躁症,醫師透過「這術式」妙手回春,8重點可預防!
-
許金川/老爸想續弦,兒女不肯,怎麼辦?
-
大便顏色改變怎麼回事?醫指常見原因!3種顏色再觀察,「這種」顏色直接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