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祕其實跟年齡無關 少吃這些食物可減少發生
腸胃科最常見的毛病是便祕,根據腸胃科學會定義,每星期排便少於三次,而且糞便非常乾燥,排便困難,才能稱為便祕。發生率大約為16%,60歲以上者,發生率超過三分之一。
許多人認為,隨著年齡增長,便祕不可避免,但正常健康的衰老,與便祕的風險增加並沒有關係,可是卻與個人身上基本健康狀況和所服用的藥物有關。例如,曾中風者、巴金森氏症患者和糖尿病患者,更容易便祕;服用抗炎症、降血壓藥物和麻醉藥,也可能會減緩腸壁蠕動而引起便祕。
要如何避免便祕?
● 不要吃未熟的香蕉和柿子。
因為含有太多身體不能消化的芡粉質和單寧酸,可減慢食物在腸道中的蠕動。
● 改吃糙米,避免吃白米。
去殼、糠和胚芽的精製白米,會導致便祕,糙米卻可以幫助緩解便祕。
● 紅肉中含有大量鐵,會導致便祕。
儘管牛肉和豬肉具有蛋白質纖維,但堅韌且難以消化,增加肉類在腸道滯留時間。
● 巧克力是導致便祕的食物之一;油膩的漢堡和薯條也可能導致便祕。
大多數人都知道咖啡和其他含咖啡因的飲品如巧克力等,是利尿劑,容易造成脫水,但這些飲品也會使便祕惡化。
摘自/美國世界日報
推薦文章
-
紅茶不是人人都適合喝!營養師曝5種人不宜喝紅茶:當心健康惡化
-
聰明理財也能過高端生活!專家教如何不用多花錢就能飯店升等、吃大餐
-
春天潤喉就吃枇杷,但「這樣保存」甜度口感都流失!2步驟快速剝皮不沾手
-
冠心症有前兆 10招自我預防
-
剛吃完立刻想上廁所?醫揭「便意超快」真相 4類食物吃了最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