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羅病毒創新高 逾700人上吐下瀉

聯合報 記者黃安琪/台北報導

衛福部疾管署統計,上周腹瀉群聚事件再添28起,創下近3年同期新高,逾700人上吐下瀉,超過8成發生於校園,醫師提醒腹瀉症狀康復後48小時內,排泄物仍帶病毒具傳染力,幼童飲食餐前、如廁後應以肥皂洗手,注意衛生。

天氣變冷、開學幼童人際接觸頻繁,諾羅病毒在校園引起集體腹瀉、嘔吐,今年2月有71起腹瀉群聚事件,相較於去年2月的47起、前年2月16起,群聚事件大幅增加,創下近3年群聚感染同期新高。

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指出,目前疫情以感染新型諾羅病毒GII.2較多,病毒除透過飲水、食物感染,也會因人際接觸變多增加傳染機會,且腹瀉症狀解除48小時內,病毒仍藏在排泄物中,幼童如廁完應先洗手。

林口長庚醫院兒童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玉成表示,台灣小兒感染症聯盟曾統計國內10家醫學中心,5歲以下感染腸胃炎且住院的幼童,發現以往輪狀病毒引起的腹瀉多於諾羅病毒,但自去年開始,推估部分孩童施打輪狀病毒疫苗,具有保護力後,諾羅病毒反而後來居上,統計社區感染最多為沙門氏菌、第二為諾羅病毒、第三則為輪狀病毒。

雖然成人和幼童皆會感染諾羅病毒,但兒童症狀較嚴重,黃玉成說,最明顯症狀為嘔吐持續1到2天,一半的孩童會再進展至腹瀉,甚至脫水住院,提醒嘔吐嚴重可在家中備些止吐藥,過20分後待藥效出現再喝些水,若後續不再嘔吐,便可少量進食。

諾羅病毒 腹瀉 嘔吐 輪狀病毒

推薦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