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尿起泡了,是不是腎臟有問題?醫教你如何評估異常5徵兆
「尿尿起泡了,是不是腎臟有問題?」一名中年男性看診詢問醫師,擔心罹患慢性腎臟病,會大大影響生活品質。國泰醫院腎臟內科主任級醫師馮祥華表示,泡沫尿並不一定代表腎臟出事,主要是檢查蛋白尿指數,並以「腎絲球過濾率」來評估腎臟功能,才能進一步診斷。
驗血與驗尿 揪出腎異常
馮祥華指出,小便產生泡泡的原因很多,常見高速排尿,較大衝力帶入空氣形成泡沫。但如果泡沫過了3至5分鐘還沒有消散,且常態出現,就應該接受診斷,「驗血與驗尿」揪出腎功能異常。「蛋白質」是評估指標之一,不過數值出現紅字也不一定是健康出狀況,有時候熬夜、吃了高磷食物、激烈運動,也可能出現短暫性的蛋白尿。
40歲過後,腎功能每年以近1%的速度下降,如果患有三高、心臟病、糖尿病,退化速度會加快。馮祥華指出,腎臟病早期症狀並不明顯,除了定期健康檢查,可用「泡、水、高、貧、倦」5字訣自我評估身體異樣。只要符合其中一項,建議抽血、驗尿加以診斷,避免等到發現問題時,已進展為不可逆的慢性腎臟病。
馮祥華強調,尿液檢查結果沒有問題,不代表腎臟沒事,還要觀察是否有其他症狀,例如血尿、夜尿、頻尿、高血壓等。腎臟功能非常強大,負責過濾廢物、調節血壓、協助造血,即使腎功能受損,仍持續為人體工作。一旦身體無法正常排毒、排水,就得洗腎治療,靠機器清除血中的毒素。
鹽油糖要少 多纖維蔬菜
「腎臟病是全身的問題。」馮祥華說,日常飲食原則要遵循少鹽、少油、少糖,以及多纖維、多蔬菜、多喝水。另外,不可過度進補、吃過量保健食品及止痛藥,尤其是來路不明的偏方。
民眾若有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疾病,馮祥華表示,一定要定期至門診檢測腎功能,包括X光、超音波及核磁共振檢查。由於血糖、心臟和腎臟都會互相影響,65歲以上老年人的身體器官較易退化,更需格外注意。
腎臟病自我評估5字訣
1.泡:泡泡尿,因蛋白質流失到尿裡,排到馬桶會產生很多泡沫。
2.水:下肢水腫,因腎功能衰退,水分和鹽分沒辦法排出體外,雙腳容易浮腫。
3.高:高血壓,調節血壓是腎臟的功能之一,當腎臟出了狀況就會有高血壓。
4.疲:貧血,腎臟會分泌「紅血球生成素」,功能受損易導致腎性貧血。
5.倦:容易倦怠,腎臟是重要的排毒器官,若毒素無法正常代謝排出,易疲倦。
責任編輯:辜子桓
延伸閱讀
不到20歲也可能得大腸癌 你也是瘜肉高風險族群? 想做大腸鏡有哪些注意事項?
推薦文章
-
火鍋傷腎地雷大公開,避加工肉類!「5大原則」優先選清湯、多吃白蘿蔔
-
專注照護台灣十萬腎友 萬益特醫療用品獨立成立
-
上班疲累又頭痛,健檢揪出代謝症候群!5招有助管控健康
-
許金川/猛爆性「肝」炎、猛爆性「肺」炎?
-
山藥變黑可以吃嗎?吃山藥會性早熟、致乳癌?解析「神仙之藥」飲食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