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三高對腎臟功能危害大?醫提醒早期腎臟病罕有明顯症狀

問8健康新聞網 台中慈濟醫院腎臟內科主治醫師楊洵
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與慢性腎病的進展密不可分。

腎臟是個十分精密的器官,有著複雜的管路用來過濾血液以產生尿液。血液會先經由血管「入球小動脈」引流至我們的過濾構造「腎絲球」,濾液再經「腎小管」回收養分並排除廢物,最後形成尿液。作為我們全身最重要的排泄器官,腎臟一旦失去功能,便會導致體內代謝所產生的毒素以及多餘的水分無法有效排除。慢性腎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便是指腎臟受長期損傷下(持續3個月以上),功能或結構產生之不可逆的異常。導致慢性腎病腎功能損傷的原因有很多,如:高血壓、糖尿病等代謝相關疾病,其他如免疫、感染等發炎,或藥物、有毒物質傷害等。若慢性腎病持續惡化,終將進展成末期腎病變,會導致大量的尿毒素累積。末期腎病變除了會顯著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也會因為需要仰賴腎臟替代療法(洗腎/腹膜透析)而大大影響生活品質。這篇文章將會介紹幾個慢性腎病常見的致病原因,並說明現在醫學上慢性腎病的進程與分期。

三高與腎病關係

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與慢性腎病的進展密不可分。若粗略地將腎臟比擬成一個過濾器,腎功能的損傷可能反映在過濾的總量,即腎臟所過濾的血流--「腎絲球過濾率(eGFR)」。如果腎絲球過濾率太低,代表被腎臟過濾的血流減少,也就意味著腎臟無法好好發揮過濾血液的功能。另外,腎功能的下降也可以反映在濾網是否有受損--「蛋白尿」的產生。長期的控制不良的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會減低腎臟過濾的流量,甚至造成濾網的結構被破壞,導致腎臟逐漸受傷。下文為大家一一分說。

首先是高血壓,血壓長期控制不佳會導致腎絲球內壓力過高。血管為了對抗過高的阻力,會代償性地變窄,同時結構變脆、變硬。慢慢地,血管會因管徑變窄,導致腎臟血流量減少,過濾的量也跟著下降,最終以腎絲球過濾率減少與尿中蛋白流失增加兩形式來損傷腎臟過濾的功能,形成高血壓腎病變。

而高血糖除了讓細胞長期浸泡在高糖份環境而損害腎絲球與內皮細胞,還會間接引起腎高壓,導致腎絲球過濾功能過度使用(hyperfiltration),讓腎臟逐漸發展成糖尿病腎病變。

最後是高血脂則可能導致脂肪斑塊囤積在血管壁上,引起灌流動脈血管狹窄、硬化

三高不只會互相交互作用且與「代謝症候群(metabolic syndrome)」密不可分。代謝症候群(Metabolic Syndrome)是可預防也可治療的疾病,要是不及早檢查治療,將比一般人增加6倍得到糖尿病的風險、4倍高血壓風險、3倍高血脂風險、2倍心臟病及腦中風風險,變成慢性病病人。代謝症候群可以說是三高的前身,若以下五點中符合三項(含)以上即可判定為代謝症候群:

1. 腹部肥胖:男性的腰圍 ≧ 90cm、女性腰圍 ≧ 80cm

2. 血壓偏高:收縮壓 ≧ 130mmHg 或舒張壓 ≧ 85mmHg

3. 空腹血糖偏高:空腹血糖值 ≧ 100mg/dL

4. 空腹三酸甘油酯偏高: ≧ 150mg/dL

5.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偏低:男性 <40mg>

如上所述,代謝症候群、三高都可能影響我們的腎臟功能,讓我們的腎臟慢慢損傷,產生慢性腎病。初期的慢性腎病並不會出現症狀,因此常造成病人延遲診斷、耽誤了及早治療停止惡化的時機,是故對於腎臟病高危險族群應進行定期篩檢。我們可透過腎絲球過濾率與蛋白尿的程度,將慢性腎病進行分期。以血清肌酸酐值(Creatinine)檢測當作腎臟功能為目前最常見檢驗方法,但對於初期慢性腎病敏感度較差。因此現行衛教均建議將其換算為腎絲球過濾(eGFR)來作為慢性腎病分期的依據。根據 2002年 KDOQI指引,可依估算之腎絲球過濾率(eGFR)將慢性腎病的進展分為五期:

第一期 腎功能正常但有腎臟損傷(蛋白尿/血尿):eGFR 尚大於 90mL/min/1.73m2

第二期 腎臟損傷併腎功能輕微下降:eGFR 介於 60-89 mL/min/1.73m2 之間

第三期 腎功能中等程度下降:eGFR 介於 30-59 mL/min/1.73m2 之間

第四期 腎功能嚴重下降:eGFR 介於 15-29 mL/min/1.73m2 之間

第五期 末期腎病變:eGFR 小於 15 mL/min/1.73m2 之間

另外,除eGFR所分類之五期慢性腎病,還可併用尿液篩檢蛋白尿的程度來對慢性腎病做更進一步的劃分。蛋白尿篩檢較能敏銳發現腎病變症狀,但缺點是僅能篩出腎絲球相關病變,無法偵測腎小管、間質等腎臟其餘的可能疾病。

白蛋白尿分期

●A1為每日白蛋白尿小於 30mg

●A2為介於30至300mg之間

●A3為大於300mg (巨量蛋白尿)

早期腎病罕有明顯症狀,多伴以泡泡尿、高血壓等非特異疾患,而因此容易被患者忽略。隨著腎功能的惡化,代謝廢物會逐漸累積在體內造成尿毒症的症狀,如:疲倦、食慾下降、無力、皮膚癢、酸痛、易出血(如:皮下出血、腸胃道出血...)、貧血等。此外,因爲體內水分無法正常排除,也會導致全身水腫、肺水腫、心衰竭等現象。

保養腎臟最重要的方法便是從根本去解決問題,比如控制血壓、降低血糖、注意每日蛋白質的攝取量、避免特定的藥物使用。維持健康的飲食習慣並不困難,平時不要吃太鹹、太甜、太油的食物;適量飲水;規律運動與心肺訓練,以維持循環系統順暢......等。

台灣是慢性腎病高盛行的國家,除了透析、慢性腎病照護為健保體系帶來極大負擔外,也大大損害患者的生活品質。因此,如何預防慢性腎病以及減緩惡化絕對不可輕忽!

參考文獻:

1.Bhat, P., Dretler, A., Gdowski, M., Ramgopal, R ; Williams, E. D. (2016). The Washington Manual of Medical Therapeutics. Wolters Kluwer.

2.台大內科醫師群。內科學 第八版(2022)。力大圖書公司出版。

【本文獲問8健康新聞網授權刊登,原文標題:【楊洵醫師】腎病與三高:醫籲勿忽視三高對腎功能危害

推薦文章

>